③ 餓了么向食派士學什么?
食派士最土的地方在于,竟然到處發(fā)小冊子。在廣場上看見一個老外就送他一份宣傳單,上面有中文和英文的說明。食派士常年堅持發(fā)小冊子,做得不錯,因為客單價高,即使不做互聯網運營也能活得很滋潤。
餓了么學習它印小冊子做推廣,但是創(chuàng)始團隊都是學生,沒有錢,怎么印1萬份?
他們就想了個辦法,找到一家別克4S店,聯合印制廣告,免費幫人派發(fā),這樣就把小冊子的成本覆蓋了。
這里要說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商業(yè)認知有三大戰(zhàn)場:產品戰(zhàn)場、心智戰(zhàn)場、金融戰(zhàn)場。
餓了么印宣傳單的舉動就是在金融戰(zhàn)場打的,拿自己不存在的比較優(yōu)勢找別克4S店融了一筆宣傳費。非常高明,餓了么主要賣產品賺錢,沒想到在沒有賣產品的時候也能賺一筆錢。
“原來我們公司除了賣產品賣服務,其他也有地方是可以賣錢的”,這就是金融。
是不是腦洞大開?
很多人都誤以為,金融就是以錢為產品的買與賣,我是做產業(yè)的,跟我關系不大。這是狹義的金融,是對金融的重大誤解。
我提一個概念,建議大家記下來,我們所理解的金融,是指跨時空的價值交換。
如果你不懂這個,你就完全不懂金融。完全不知道還有大量的資源被你浪費掉了。
3. 誰是餓了么第一個對手?
第一個競爭對手叫小葉子當家。
① 認知優(yōu)勢
2007年小葉子當家就覆蓋了上海大部分的外賣,它對標是美國的一家公司,翻譯過來叫校園美食。
小葉子當家找對標很準,校園美食已經有完整的運營方案了。餓了么學一個食派士,還只學了一點點,沒有完整的模仿方案。
非?杀氖,這就是餓了么的學習能力與認知優(yōu)勢了:
餓了么學習了一個高端品牌,但它的外賣商家產品價格以20元左右居多;
小葉子當家學的是美國的校園美食,但它的外賣商家產品價格有相當一部分竟然在50元左右,客單價20元左右的占比沒有形成絕對份額。
兩家所學習的對標與實際的行為,完全錯位了。
上海物價再高,你主打的第一對象是學生,價格就要符合他們的消費水平,所有的東西都要圍繞這個焦點來配套。
假設我是一個大學生,我自己日常吃外賣18元,如果我請女朋友吃外賣,會吃50元的么?50元的利和弊是什么呢?這個價格為什么不請她去飯店吃呢?
你看,用戶就進入認知決策的領地了。
這里的一個啟示:創(chuàng)業(yè)起步的時候,一定要單點突破。產品與服務的對象越窄越好,主打核心人群的核心利益與核心需求,把他們打穿打透,不要怕以后其他非核心人群不會來。
② 價格戰(zhàn)
同質化競爭,結局必然是價格戰(zhàn)。
小葉子當家和餓了么開始捉對廝殺了,第一個上來的手段糟糕了,小葉子當家作為細分市場先行者,出了狠手,大量補貼,送冰紅茶,送荷包蛋。
餓了么這幫家伙只有5萬左右的資金,怎么跟人家小葉子注冊資本100萬去拼呢?
進入了別人的勢力范圍,別人拿補貼打你,打價格戰(zhàn)了怎么活?
③ 執(zhí)行優(yōu)勢
要想從殘酷的價格戰(zhàn)中生存下來,就必須要選擇一個戰(zhàn)場,通過高效運營、高效執(zhí)行進行反擊:產品戰(zhàn)場、心智戰(zhàn)場、金融戰(zhàn)場,從哪個下手?
A.產品戰(zhàn)場
只有同質化才會打價格戰(zhàn),送餐體驗上餓了么并不占優(yōu)勢。
在產品端能不能跟小葉子當家 PK 一把?

那個時候技術上比較落后,大部分的訂餐是靠打電話、短信聯系,電話經常占線,記錯內容。這是痛點剛需。餓了么在PC端做了一套商家系統,小葉子當家也做了,但是餓了么的產品更人性化。
B.金融戰(zhàn)場
前面我們專門強調了,不要認為只有互聯網的企業(yè)或者從業(yè)人員才具有互聯網思維,那也是錯的,互聯網也是金融。
因為,互聯網最善于做跨時空的價值交換,一邊免費把流量拉過來,免費必然虧損,但是不怕,另一邊可以把流量變現,就能賺錢。

流量導入、關系沉淀、價值變現,已然是互聯網的標準作業(yè)流程了。
這里有很多細節(jié),餓了么明顯比小葉子當家懂互聯網思維,更懂金融。
除了產品本身,餓了么還能創(chuàng)造哪些本來并不存在的價值?這些價值與誰可以交易、互換,甚至可以直接變現?
第一,縮短交易流程,提升商家效率。
小葉子當家流程:有訂單了,需要確認、接收,再按一個打印。
共6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搜索更多: 外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