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像餐飲而非真餐飲,
將難逃“出局”命運
從網紅餐飲的幾次興起與迭代中不難發(fā)現(xiàn),每一輪興起的網紅餐飲都有不同的特點,但它們又都有著相似的問題——像餐飲而非真餐飲。
總體來看,大多網紅餐飲從一開始就將重心放在了環(huán)境布置、網紅打卡、營銷宣傳等方面,他們會想盡辦法吸引更多消費者來打卡,但卻忽視了產品、服務、運營、供應鏈等餐飲經營的核心。
殊不知,餐廳想要持續(xù)經營,本質上是由復購來支撐的,前期消費者可能會因為好奇來嘗鮮、排隊,但產品、服務等方面做不好,終究難以持續(xù)吸引顧客。
就拿排隊來講,過去衡量網紅餐廳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需要長時間等位”。早些年,為了打卡網紅店,年輕消費者們可能需要等待上百桌、排隊兩三個小時。
但打卡完后,很多消費者就會抱怨這些網紅店排隊等候時間過長、服務效率低下……而且,排的時間越久,消費者期待越高。一旦沒有滿足他們的預期,消費者就會徹底將該網紅店拉入自己的“黑名單”。
此前,也曾有資深餐飲人告訴紅餐網,一個餐飲品牌產品結構、運營做不好,或者后期很多保障工作做不到位,開業(yè)時營銷越大,推得越火,就死得越快。
拋開自身缺陷不談,網紅餐飲的退潮,也與當下的消費者和市場環(huán)境變化息息相關。
如今,消費者已愈加理性,在用餐方面也會更重視菜品本身,以及就餐效率,花費的成本等,他們基本不會再愿意花費幾個小時去排隊打卡。社交平臺上,就有網友銳評:“花幾個小時排隊打卡,不如不吃。”
另外,這些網紅餐廳往往在環(huán)境和品牌營銷方面投入了大量成本,故而在產品定價上也很難做到平價。像“就是泰Just Thai”的人均消費在150元左右,哈比特漢堡人均消費為50元左右,桃園眷村一碗豆?jié){能賣到10元。比起同類產品,這些網紅餐廳的產品價格普遍會偏高。
現(xiàn)階段的消費者本質上是希望花最少的錢,享受不錯的品質。而這些網紅餐廳向上拼不過連鎖餐企的沉淀、品牌調性,向下比不過大眾餐飲、街邊小店的實用、性價比,自然就會陷入越來越難的境地。
一如豪俠傳創(chuàng)始人蔣毅所說,經濟繁榮時,消費者的核心需求是“豐富性”,是以各種新奇的網紅餐飲品牌能夠繁榮;而經濟下行時,消費者的核心需求變成了“經濟性”,他們會更理性,不再盲目被種草。消費趨勢又會直接影響到投資,資本對網紅餐飲的熱情也隨之冷卻,網紅餐飲就會逐漸退潮。
說到底,經濟環(huán)境、市場競爭、消費者需求……多方面的變化,都給曾經風光無限的網紅餐飲帶來新的考驗,而其本身又不能及時調整,順勢應變,那最終就不得不面臨被淘汰的結局。
來源:紅餐網 李金枝 共3頁 上一頁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