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餐企老板內(nèi)參 內(nèi)參君
01
從只逛不買,到只去B1、B2?
逛商場的方式,正在變化。
今年8月,“逛商場真的變成只逛了”等相關(guān)話題登上熱搜。隨著消費模式的改變,“只逛不買”逐漸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逛街新趨勢。
騰訊谷雨此前曾收集相關(guān)微博下的6400多條評論,把年輕人逛商場的目的總結(jié)為幾大類型。
其中,飲食類占比最高,達到37.6%。“逛商場就是為了吃吃喝喝,吃飽喝足逛個店,但也不會消費”,“有點錢全炫肚子里了”,“直奔頂層炫飯,其他樓層休想賺我一分錢”。

在日前,“逛商場的年輕人,只去B1、B2”又掀起了熱議。
相關(guān)報道稱,商場的人流量幾乎都集中在了餐飲所在的樓層,哪里有人流,品牌們就往哪里去。在B1、B2爭搶地盤,已經(jīng)成了品牌們的共識。
在相關(guān)報道的微博評論區(qū),點贊量最高的三條評論是:“你以為我們不買是因為你在四五層嗎?”“每次去逛的第一個店miniso”“他居然以為是樓層的緣故”。
有網(wǎng)友稱“因為我們買得起的東西都在地下。”“逼我們以后B1、B2也逛不了嗎?”“大牌子下沉到負一負二樓,我們就去四五層樓了。”
“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是樓層的問題,而是價格的問題。
商場的零售業(yè)務普遍更貴,“不是商場的錯,是我窮我不配”,而在餐飲所在的諸多樓層中,B1、B2往往都是客單價更為便宜的小吃簡餐、奶茶烘焙,價格也符合中國主流快餐價格帶。
RET睿意德去年底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25~35歲的消費者更愿意在美食上花費,美食消費占所有消費預算的40.28%,但同時,年輕人群對未來的收入預期較保守,也逐漸失去“月光”的勇氣。
尼爾森IQ中國在日前發(fā)布《2023年中國消費者洞察暨2024年展望》,今年7月的調(diào)研顯示:43%的中國受訪者表示將嚴格把控整體花費金額,37%的受訪者表示將改變消費方式尋求最優(yōu)價格/更低價格產(chǎn)品。相較于2023年1月,對價格敏感度較低的“悠然自若型”明顯減少,從29%降至15%。
從“剁手黨”,到“最多消費一杯奶茶”。消費者更為務實及追求性價比,關(guān)鍵不是在幾樓,而是幾樓更便宜。
只要具有性價比、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無論哪個樓層對消費者都有吸引力。切莫為“年輕只去B1、B2而焦慮。
B1、B2層看起來的確“近水樓臺”,但盲目下沉,依然有可能因為較高的客單價而沒人埋單。 共3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