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餐網(wǎng) 李金枝
經(jīng)過飲品化改造的現(xiàn)制酸奶,確實迎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但市場能否長紅,能否持續(xù)發(fā)展壯大,還有不少待解的問題。
現(xiàn)制酸奶爆火!
一杯售價30元甚至40元的酸奶飲品,奶茶女孩們排隊搶著買。現(xiàn)制酸奶品牌們則忙著開店、融資,有品牌單月開店近200家,有品牌拿到千萬級融資……
現(xiàn)制酸奶為什么突然火了?市場上有哪些主流玩法?真的能跑出新一代“喜茶奈雪”嗎?
現(xiàn)制酸奶成為“香餑餑”
現(xiàn)制酸奶賽道的品牌們正在瘋狂成長。
其中,發(fā)展勢頭正盛的是2014年創(chuàng)立的茉酸奶。今年3月17日,茉酸奶在其公眾號宣布門店數(shù)突破500家。一個多月后,其又官宣第700家門店即將落地。
茉酸奶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顧豪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預計到今年七、八月份,茉酸奶的門店數(shù)會破千家,到年底可能會有1300-1600家店。
不難看出,茉酸奶的擴店速度是比較驚人的。以廣州為例,第一家茉酸奶開業(yè)時間為2022年7月,截至發(fā)稿前(6月1日),紅餐網(wǎng)在廣州大眾點評上搜索茉酸奶,顯示有24家正在營業(yè)的門店,其中有19家門店為今年開業(yè)的門店,還有8家門店顯示“尚未開業(yè)”。

同樣爆紅的還有Blueglass。2012年在北京開出第一家門店的Blueglass,此前整體偏小眾,并不那么廣為人知,如今已經(jīng)出圈成為大熱的網(wǎng)紅品牌。
2021年時,Blueglass拿到超2億元的融資,此后開始加快拓店的步伐。紅餐大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Blueglass在全國有70多家門店,其中有超一半的門店,是去年開出的。
據(jù)Blueglass公眾號信息,僅2022年,Blueglass就新開了46家門店。今年以來,Blueglass又新開出13家門店,首次進入了廣州、無錫等城市。
據(jù)紅餐網(wǎng)了解,4月中旬,Blueglass在廣州的首店開業(yè)時,現(xiàn)場擠滿了人,提前1小時在小程序下單后再到現(xiàn)場仍需排隊,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Blueglass成立于2012年,茉酸奶成立于2014年,二者都可謂酸奶飲品賽道的“資深玩家”。和它們相比,王子森林、K22酸奶草莓可以說是“新手玩家”,剛剛才嶄露頭角。
今年3月26日,創(chuàng)立才一年的王子森林完成千萬級戰(zhàn)略融資,成為今年以來唯一拿到融資的現(xiàn)制酸奶品牌。紅餐大數(shù)據(jù)顯示,王子森林2022年3月在上海開出首店,目前已有13家門店。
整體來看,目前現(xiàn)制酸奶市場上的主力品牌還有一只酸奶牛、滿米酸奶、正邦蘇咔酸奶等。

現(xiàn)制酸奶的4大主流打法
聊完主力品牌,接著聊聊現(xiàn)制酸奶市場上的幾種主流打法。
從打法來看,現(xiàn)制酸奶門店目前主要有4種比較主流的模式。
小店模式,客單價25-30元
代表品牌:茉酸奶、王子森林
小店模式的優(yōu)勢在于模型較輕,可以快速復制,實現(xiàn)規(guī);。
茉酸奶和王子森林,一個是賽道內勢頭正盛的老選手,一個是剛冒尖的新秀,二者的門店都是小店模式,主打場景為外賣、外帶。
茉酸奶的門店大多在一線、新一線城市的商場或是商圈中人流量比較大的位置,面積大約20-30平,大部分門店不設座位。王子森林則以社區(qū)店為主,門店面積大都在15平米以內。
兩個品牌的產品邏輯也比較相似,都是“酸奶+水果”的延展組合,以牛油果+酸奶系列為主。
茉酸奶的客單價在30元左右,門店最便宜的產品是13元的原味酸奶,最貴的是杏仁、巴旦木等堅果+牛油果酸奶系列,售價均為34元。王子森林主打新鮮現(xiàn)制的鮮釀活菌酸奶,核心產品為鮮釀水果酸奶、手工酸奶奶昔等,客單價24-27元。
高端大店模式,客單價40元左右
代表品牌:Blueglass
現(xiàn)制酸奶的大店模式,對標的一般是奈雪、喜茶或是星巴克之中的大店,比較重視第三空間,門店整體面積較大、模式較重,客單價也較高,容易打出品牌影響力,但快跑會有壓力。
Blueglass是目前主流現(xiàn)制酸奶品牌中,比較少見的“全直營”的品牌。紅餐大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Blueglass的線下門店有90多家,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
Blueglass主打簡約現(xiàn)代風,大部分門店的面積有200-300平米。在選址上 ,大多與星巴克相鄰,給人的整體感覺也與星巴克或是奈雪相似,比較重視第三空間的打造,門店通常設有客座區(qū)。
比如Blueglass北京華貿店,店內就設有一整套原木長桌椅,廣州正佳店則設有三張小圓桌,給顧客提供了可以休息閑聊的空間。
在產品打造上,除了“酸奶+水果”系列飲品外,Blueglass還在酸奶中加入了膠原、花青素、深海藻藍蛋白、VC等,打造了差異化的功能性酸奶產品。
整體來看,Blueglass絕大多數(shù)產品售價在40元上下,最貴的一款產品“滿杯膠原爆表酸奶”售價52.9元。因為高昂的價格,Blueglass也被戲稱為“酸奶界的愛馬仕”。
性價比小店模式,客單價12-20元
代表品牌:一只酸奶牛、K22酸奶草莓
從主打的價格帶來看,現(xiàn)制酸奶小店模型也分化出了性價比和中高端兩種不同的路線。
茉酸奶、王子森林這一類小店的客單價在25-30元,為中高端路線;一只酸奶牛、K22酸奶草莓同樣是小店模式,但客單價卻低了一檔,定在12-20元這個價格帶上,走的是比較性價比的路線。
一只酸奶牛在全國大概有1000+門店,主打“酸奶+谷物”“酸奶+水果”,最便宜的一款小酸奶只要6元,最貴的一款牛油果巴旦木酸奶昔,售價26元,整體客單價在13左右。大部分門店分布在二、三線城市的下沉市場,店鋪形態(tài)普遍是十幾平米左右的小店。
K22酸奶草莓的門店主要在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面積大都在20平米左右,主打“酸奶+水果”,走大單品路線,門店只有酸奶草莓、酸奶芒果、酸奶桃子、酸奶牛油果4款產品,所有產品統(tǒng)一售價18元。
特色炒酸奶模式,客單價17-21元
代表品牌:汴梁徐先生厚切炒酸奶
除了飲品化外,酸奶專門店還有一種比較特別的形式,那就是“炒酸奶”,以酸奶為主要原料,搭配堅果、水果等輔料,用炒冰機快速制冷凝固成片狀或塊狀,口感有點像冰激凌。
做炒酸奶比較有代表性的品牌是目前大概有500多家門店的汴梁徐先生厚切炒酸奶。
汴梁徐先生厚切炒酸奶早期大多為路邊攤,“門店化”之后,現(xiàn)在多為15-30平米的街邊小店。門店SKU約20個,產品打造思路同樣是“酸奶+萬物”,售價集中在25-30元。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炒酸奶制作起來比酸奶飲品復雜一些,汴梁徐先生厚切炒酸奶的出餐時間相對較長,有消費者表示,一杯炒酸奶從下單到出餐大概需要20分鐘,整體效率低于飲品化的現(xiàn)制酸奶門店。
共2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