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精巧的劇情、幽默的臺詞、以及主播們精湛的演技,直播間開播第二天便吸引了大批觀眾觀看,并迅速登頂熱搜,這個剛開播的新號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突破了200萬銷售額。
而轉行做起帶貨主播的明星,同樣在內容上花了大功夫。
今年618促銷期間,黃圣依和揚子兩夫婦為了給直播間造勢,雙雙換上戲服重現(xiàn)《天仙配》,甚至把牛牽進直播間幫助賣貨,入戲過深的揚子還當場上演騎牛。
憑著賣力的表演,夫婦二人成為了618期間帶貨抖音GMV僅次于賈乃亮的明星主播,更是在618當天GMV達到1.28億,12小時蟬聯(lián)抖音帶貨榜第一名。
可以說,在直播帶貨進入常態(tài)化階段后,有趣和新奇的內容,逐漸成為引流和留存的重要手段,而直播也開始走向綜藝化和泛娛樂化。
03
內容帶貨,新晉“下飯神器”
當下,直播帶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消費者也開始趨向理性消費。
這時,好的內容不僅可以幫助直播間吸引和留存用戶,還可以和消費者建立信任關系,進而促進購買。
要知道,短視頻平臺之所以能夠成為當代互聯(lián)網(wǎng)網(wǎng)民最“殺”時間的利器,靠的就是大量用戶喜歡的內容,能夠滿足用戶的娛樂需求。而直播間同樣可以通過內容的打造,滿足用戶的娛樂化需求,增加用戶停留直播間的時間。
有一種說法認為,直播和綜藝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相似的陪伴角色,都是消磨時間的精神快消品。
確實,很多人在無聊或者是吃飯的時候,都會點開一部綜藝消磨時間。如果直播間有足夠優(yōu)質的內容,能積累自己的核心用戶的話,那么穩(wěn)定開播的直播帶貨也可以代替綜藝,成為用戶的“下飯神器”。
最近靠知識帶貨成為頂流的東方甄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主播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既講古詩詞,也教外國語,直播間有著濃厚的知識氛圍。對于用戶來說,就算沒有購物需求,他們也愿意進入直播間聽主播講解知識。
但要注意的是,直播帶貨本質還是帶貨,如果過分依賴靠內容獲取流量,而忽視直播間的產(chǎn)品質量,那么必定會得不償失。
就像羅永浩之前提過的,“直播帶貨講內容”是一股歪風一樣,如果只是為了流量而瞎扯淡,脫離賣貨產(chǎn)品的話,那么雖然直播間的場觀會更高,但帶貨效果卻不一定會好。
總而言之,在越發(fā)殘酷的直播帶貨賽道上,趣味性更強的優(yōu)質內容成為了至關重要的帶貨利器。
但在直播間講內容的前提,是要保證產(chǎn)品的質量和價格過關,同時還要把握好賣貨和娛樂化的度,探索更契合直播間用戶喜好的內容帶貨方式。
來源:電商報pro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主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