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剛剛先推我的!”一位樸樸兼職分揀員在前置倉里工作了四個小時后,步履緩慢,精神極度敏感,他的眼神只集中在分揀掃碼機和手提筐上,一絲風吹草動,仿佛都能點燃火藥桶。
和他“互懟”的是一位打包主管,“明明是你先推我的!”這位主管雖然嗓門不高,但聲音渾厚,絲毫不讓于旁人。
如果沒有當值主管調(diào)和,這場爭吵不知會持續(xù)多久。
在樸樸前置倉內(nèi),這只是一天24小時輪軸轉(zhuǎn)工作的小插曲。當每小時近千件訂單涌入,分揀員用平均三到五分鐘完成揀貨,打包員再用一到兩分鐘打包好一單,配送員最后再送給顧客,一單最少由三人合力完成。
完成這一單,樸樸給出的最快時間,是28分鐘。
一間1000-1500平米的樸樸前置倉,能覆蓋周邊3-5公里的小區(qū)、商圈。這背后,至少需要超過40名店員,揀貨、打包、配送、補貨……如齒輪般飛速運轉(zhuǎn)24小時所實現(xiàn)的。
在樸樸前置倉內(nèi),“完成訂單”高于一切。
01
在福州的街頭巷尾,“樸樸元素”幾乎隨處可見。
公交站牌的宣傳位上、公交車內(nèi)的電視屏上,都能看到樸樸廣告;而福州每一條街道上,都有身著綠色工服的樸樸配送員在穿梭奔波,他們往往早上六點就開始配送,一直工作到晚上十一點。
樸樸,這家起于福州的前置倉公司,在當?shù)卦迥,?ldquo;每單配送用時28分鐘”的速度打出標桿,但要支撐這一配送速度,大規(guī)模的人力儲備幾乎是必然。
因此,每一間樸樸前置倉都急需用人,例如福州鼓樓區(qū)的一間前置倉外,幾乎每一輛配送電瓶車的儲物箱后,都附帶著招聘彩頁。
樸樸仿佛一臺“人力渦輪機”,盤活著福州的用工市場。
樸樸的前置倉,就是應聘者“最好”的面試地點。鼓樓區(qū)這家前置倉里,一間不足十平米、堆滿辦公用品和一臺監(jiān)視機服務(wù)器的店長辦公室里,正在展開一輪輪面試。
店長喜歡開門見山,聽完應聘者的自我介紹,對有工作經(jīng)驗的面試者,他會問一句:“你原來工資多少”,而作為拋磚引玉的提問,店長會繼續(xù)介紹樸樸的薪資:
初級店員,即剛?cè)肼毜膯T工,月薪+補貼一共3700元,再加上每月的績效,平均月薪在4500元左右;兼職店員時薪18元/小時,而店員的工作就是分揀和打包。
“工作內(nèi)容很基礎(chǔ)”,店長說。
每當訂單到來,分揀員的掃碼機就會顯示商品信息,他們對照信息,穿梭在貨架間揀貨,完成后再將商品遞給打包員。打包員再確認商品數(shù)量、種類是否準確,然后掃描商品小票上的二維碼,打包裝貨。
“如果商品數(shù)量少了,發(fā)現(xiàn)一個罰(打包員)10元。”
在狹小逼仄的前置倉里,每當訂單“襲來”,貨筐堆滿打包區(qū),打包員只剩兩米見方的落腳點,無論基層員工還是主管,近40名店員像精密儀器上的齒輪一樣,迅速分揀、打包,完成商品配送前的最后工作。
甚至,“大數(shù)據(jù)”還在監(jiān)督著他們。
“打包超時1單、待揀貨9單、30分鐘送達率79%……”打包員頭頂上方的電視屏上,跳動的數(shù)字記錄著店員的工作進度。
整塊屏幕的最左側(cè),還顯示著“本小時揀貨排行”的數(shù)據(jù),迅速將手中訂單清零的揀貨員會排名靠前,而剩余3-4單沒有揀貨的員工,排名就會處在末尾,并用紅色標識出來,提醒員工“加快進度”。
這塊30寸的屏幕,仿佛將樸樸店員”困在了系統(tǒng)“里。 共2頁 [1] [2] 下一頁 關(guān)注公號:redshcom 關(guān)注更多: 前置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