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這個模式的終極結果就是誕生寡頭,雪球滾起來之后,強者越強,趕不上紅利期的人只能高價吃肉或者低價喝湯。
為了避免這種結果,快手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推出一些能夠同時服務于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的工具。
比如“超級粉絲頭條”和“小店通”
這些工具的主要目的,是幫助想要去賣貨的人獲取流量,哪怕是零基礎。
通過在公域里的投放,將更多人吸引到你面前,屆時不管是主播想實現(xiàn)個人品牌,還是商家想構建私域流量,都可以完成轉化。也就是說,客源到手之后,想要用于公域知名度還是私域轉化,完全取決于個體需求。
如果你不是零基礎,那這個工具可以起到加速催化的效果,直接從公域里切一部分流量到手中,而且這部分流量的最終使用權,取決于品牌本身的選擇。聰明的主播和品牌,都在通過自己的人設和魅力,把這些公域來的流量轉換成自己的私域粉絲,從而變成自己可復用的資產。
既不是完全公域,也不是完全私域。是從公域來,最終留在了私域。
這樣一來,不管是素人還是MCN,都有了更大的機會。2018年,一家叫遙望的互聯(lián)網游戲/廣告公司關注到了短視頻領域,嘗試進行業(yè)務轉型,那年散打哥在快手首屆116賣貨節(jié)帶了1.6億的貨,羨煞旁人。
于是遙望開始直接all in快手,全員上陣,能夠看準流量風口,并迅速轉型,大力投入。
早期,遙望往往采用跟各大娛樂主播合作,通過掛榜等方式為直播間引流的方式漲粉獲客。
在小店通等推廣工具上線后,遙望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很快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投放方式,果斷放棄了以往掛榜引流的方式,轉向用工具完成流量集中、高效采買等流程性的步驟,實現(xiàn)更高的性價比。
到今年下半年,直播電商已經貢獻了遙望整個公司70%的流水。
在快手,公域和私域的融合將會成為一種趨勢,最終起到百花齊放的效果。有人可能還是走純私域的賣貨,有些人可能比較擅長公域流量的投放,就是指所謂的流量投手、操盤手。這些人可能擅長做ROI的轉化、素材的打造,通過這些商業(yè)化的工具,從公域里面,哪怕是零基礎,也能賣出很多東西。
還有一些可能會公私域同時去用。比如在目前的快手中,已經有本身已經有幾十萬到百萬粉絲級別的主播,運用這些工具實現(xiàn)了自己在商業(yè)化方向的成長加速。
快手電商的三年進化
兩年多之前,也就是2018年6、7月份,快手電商第一次把電商的功能向公眾開放,推出了“小黃車”。
幾個月之后,一位叫散打哥的快手紅人通過電商直播賣出1.6個億。在18年的時候,這個數(shù)據(jù)就是天價。外界第一次發(fā)現(xiàn)原來直播電商勢能這么大。
那一天,很多人第一次體驗到直播電商的全程,感覺就像一場大型晚會,一會賣東西,一會粉絲互動。后來,羅振宇在他年終的演講里提到了這件事。
還記得嗎?這是直播電商的首次出圈。
又過了一年之后,2019年中旬,快手電商找到了自己的根據(jù)地,當時的口號是“源頭好物,一件也是批發(fā)價”。
這是基于平臺用戶的需求專門打造的,用戶里有大量的源頭貨、源頭工廠、源頭的批發(fā)市場或者是源頭的果園、農產品的賣家。在商業(yè)邏輯上,源頭好物能夠讓老鐵以極致性價比去購得他們想要的東西,能夠有一個更好的購物體驗。
從某種程度來說,這是快手式的“內循環(huán)”。
2020年上半年,快手對電商做了一次升級,從“源頭好貨”擴張到“品牌貨”。因為快手發(fā)現(xiàn)用戶也很需要有一定品牌溢價的品牌貨。即使價格不是最低,用戶也能認可。
比如快手上賣得特別好的化妝品,蘭蔻,它的性價比肯定比不上源頭工廠直接出廠的東西,但是大家對這些品牌還是認可的。假如商場賣1000元的套裝,在直播間能夠用680、700的價格買下來甚至更低一些價格,消費者就能接受。
這次升級之后不久,快手再一次迎來了關鍵節(jié)點:董明珠的一場直播賣了3.1億,把快手再次推到了聚光燈前。
那是第一次在快手上嘗試賣高客單價的大家電,最終的戰(zhàn)績讓人們認識到:原來快手的用戶對于這種高客單價、高品質的品牌的需求其實也很強烈的,用戶不是花不起錢去買這個品牌貨,而是注重于品牌貨的性價比。
與此同時,中小商家們往往是和源頭好貨聯(lián)系在一起的,因為大部分中小商家的人設是非常生動的,大部分賣的就是源頭好貨,類似于非標產品,它的體量漲到足夠大的時候,有潛力變成腰部和頭部的時候,他們自己就有生產力了,他們自己往往會包很大的產能,打上自己的牌子去賣,這也都是屬于源頭好貨。
這樣一來,“源頭好貨”和“品牌貨”讓快手意識到了中小商家不能放手,大品牌也一樣能在自己的生態(tài)內合理運轉。于是難歸難,但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于是在跟更多品牌合作專場的同時,快手開始積極與其他平臺攜手。比如跟京東的戰(zhàn)略合作和雙方聯(lián)合推出的“雙百億補貼”。
從整個6月份到現(xiàn)在,快手用了將近半年的時間,把中小商家和源頭好貨夯實,并且構建了自己的分銷庫——快手好物聯(lián)盟。
貨一旦進入分銷庫,就可以進入快手全平臺。生態(tài)里所有能夠賣貨的主播都可以從這個分銷庫里選貨去賣,最后由進入這個分銷庫的品牌方或者供應商做統(tǒng)一的發(fā)貨、配送、客服。
這樣一來,讓利成為了品牌行為,而不是強勢主播的折扣力度更強,弱勢主播的折扣力度更小,中小主播也有用優(yōu)勢價格賣大牌的可能性。
并軌
未來電商的形態(tài),一定不是只靠私域,或者只靠公域去賣,會變得更加豐富和多元,成熟的商業(yè)團隊一定會開始打組合拳。
私域仍然會是非常核心的競爭力,因為私域能帶來更多復購和信任的空間;公域則主要負責知名度和去庫存,因為公域擁有更普適性的自由度和選擇權。
對平臺來說,如果真的想形成真正的生態(tài),就需要扶持中小商家。如果只想賺錢,那么中小商家的重要性就不那么顯著了。
到明年1月份,快手就十年了,從最初的《底層殘酷物語》,到如今生機勃勃的中小商家,快手一直在嘗試用平臺大社區(qū)層面去理解中小商家的意義,讓更多普通人,曾在底層殘酷物語中掙扎的人從這個商業(yè)生態(tài)里找到機會。
當然,商業(yè)的內核永遠不是做慈善,快手從中也獲得了高速成長,GMV直接翻了幾番。但不能否認的是,快手沒有殺豬,而是帶有許多偏理念、偏情懷的想法。
從現(xiàn)實的角度講,最穩(wěn)固的生態(tài)體系一定是森林,而不是花棚或者稻田。
森林絕對不是只有幾棵大樹,森林是有大樹、有小樹,有河、有花、有草的。而花花草草的比例一定比參天大樹高很多,這才是一個最健康、最完整的生態(tài),能夠承受最多沖擊。
如果只有幾棵大樹,平臺和平臺里的淘金者都會被這幾棵大樹綁架,而當參天大樹足夠高以后,它的樹冠就會遮蔽所有陽光,導致整片森林的萎縮,甚至大樹自身根系的萎縮。
一個系統(tǒng),必須多元。有生命力的生態(tài)里,平臺、商家、用戶、主播,多者之間需要各自找到自己的生態(tài)位,各司其職,而不是互相吞并圍剿。
快手想要的從來不是一棵參天大樹。
又或者說,整個直播電商領域真正需要的都不是一兩棵參天大樹,而是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一個有青草,有灌木,有小樹,有大樹,有巨木的森林。
來源:進擊波財經 沈帥波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快手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