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周,從"大廠伸手社區(qū)團購'王興'式利潤的壟斷爭議",到"美團會員割韭菜上熱搜",再到"王慧文42歲退休帶來的兄弟情回憶殺",美團外賣可以說是風波不斷,熱度連連。然而,擁有"流量"的同時,美團的野心也沒有停止。
天眼查App顯示,近日,美團關聯(lián)公司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多條商標信息,其中包括"美團校園無人配送"相關商標,申請日期在2020年12月,國際分類為運輸工具、廣告銷售。無人配送,說白了就是具體化的自動駕駛場景應用,同時規(guī)避了一部分風險。
那么,美團校園無人配送背后箭指哪里?"5G+AI"無人配送能否做好最后一英里?在未來人工智能進一步滲透進市場后,配送行業(yè)將會迎來怎樣的轉變?
校園無人配送,
實現"無人"最后一英里的敲門磚
近幾年無人配送的概念與自動駕駛一樣,站在"AI與5G"的風口,受著宏觀趨勢的福利也承擔著萬眾的期待。如今,無人配送與自動駕駛都達到了一個瓶頸,在紛紛達到或即將達到L4的級別后,被高清地圖,靈活性和法律上的暫時模糊遏制住了喉嚨。
正如谷歌百度紛紛下場自動駕駛,亞馬遜,阿里,京東與美團也早早的把眼光放到了無人配送。2015年時,美團加入加州伯克利DeepDrive深度學習自動駕駛產業(yè)聯(lián)盟。緊接著,美團發(fā)布了無人配送開放平臺。在2019年時,美團的無人配送車"小袋"通過了服務型電動自動行駛輪式車的測試。根據美團無人配送官網的資料,"小袋"已經通過了交通標志和標線,障礙物,以及行人、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的識別與響應。今年年初,在CES上,美團聯(lián)合法雷奧推出的無人配送車eDeliver4U亮相,同時表示出其對無人配送商業(yè)化的野心。
與此同時,美團在20-24歲年齡段的用戶占其總用戶的26.3%,表明年輕用戶,大學生對于外賣的接受度更高。相較于25-29歲年齡段擁有穩(wěn)定收入的用戶,這些學生會對外賣價格更為敏感。無人配送進一步解決了人工費的問題,也提高了該年齡段用戶的滲透率。如今,校園配送,作為一個相對開放的入口,大量的消費人群,巧妙地避免了美團在高清地圖上的缺陷,也緩沖了在開放道路的高復雜度,成為了美團無人配送最后一英里很好的的切入點。
其實,校園無人配送的概念并不算新穎,今年,11月京東也低調與北京物資學院達成合作,打造無人配送校園。更早在2017年5月, 加州伯克利大學校園內就推出了Kiwibots,做外賣平臺和餐廳的生意,把外賣送到學生的手里。疫情前,在伯克利大學的校園里Kiwibots已隨處可見,也憑著可愛的外表和互動性深受學生的喜歡。
競爭與瓶頸下,
美團無人配送能否突破重圍?
近幾年,中國在線外賣市場規(guī)模飛速成長,未來也有很大的潛力。美團作為外賣行業(yè)的龍頭抓住"AI+5G"的機會開拓無人配送業(yè)務對其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
首先,在末端無人配送上,與美團相比,餓了么為低調?墒潜澈蟮陌⒗锇桶驮诩夹g上已悄悄占了優(yōu)勢。阿里擁有的阿里云與高德地圖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自動駕駛數據管理平臺與高清地圖的問題,使其領先在起跑線上。今年年初,阿里達摩院研發(fā)推出了一款新的車載攝像頭的ISP處理器也已應用在了阿里自動駕駛物流場景中,這款ISP也是阿里對于夜間自動駕駛應用的突破。與此同時,京東物流的末端無人配送在今年疫情中嶄露頭角。在今年疫情爆發(fā)后,京東物流支撐起了第九醫(yī)院醫(yī)療物資的配送,其中無人車配送約占70%。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美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