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電商報Pro 月涯
01
快手電商支付GMV將達4100億
快手電商交出了今年的成績單。
快手電商2022年的支付GMV預計達到4100億。支付GMV是指只計入所有已支付訂單,因此這個數據已經很接近快手電商的真實經營情況。
如果可以順利達到預期,與去年相比,快手電商的支付GMV將增長26%。這一增長率,單看其實還不錯。畢竟,企業(yè)還要克服消費端需求變化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快手電商用戶提交后,完成支付的比率從48%下降至45%。橫向對比,抖音電商用戶完成支付的比率大約在60%。
事實上,抖音作為快手最大的對手,不僅在支付完成率上更勝一籌,在支付GMV總量上也遠超快手。
此前,有媒體機構預測,2022年抖音電商GMV將超過1.3萬億。抖音和快手電商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了。
不過,我們也可以看到快手變現(xiàn)的潛力持續(xù)增強。流量是變現(xiàn)的基礎,決定了商業(yè)化的上限有多大。
單季度增加3900萬月活用戶,快手創(chuàng)下了今年以來的最大季度凈增。
今年三季度,快手的平均月活達到6.26億,同比增長9.3%。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2年6月,抖音月活用戶數為6.8億。

月活與抖音差不多追平,快手下一步要考慮的是如何將這部分暴增的流量留住,并轉化為具有一定消費忠誠度的電商用戶。
和抖音一樣,GMV同樣不是快手電商的第一考核指標。能夠反映平臺電商用戶狀況的關鍵指標,除了GMV還有月活躍買家數。
快手電商的月活躍買家數已超過1億,同比增長接近40%,提前完成了年度月活躍買家數的增長目標。

隨著進一步轉化和滲透,這部分新用戶將會為快手電商帶來更多直接的GMV提升。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快手電商一直處于一種尷尬的境地之中。遠超小紅書、B站等,但是暫時看不到電商業(yè)務的突破性增長,只能說走得很穩(wěn)健。
但與其他內容平臺不一樣的是,快手電商的后勁很長。
一直以來的老鐵文化形成了獨具氛圍的快手社區(qū),這也是其用戶粘性的最大保障。在私域運營越來越重要的當下,快手電商可能會給商家?guī)砀蟮纳獗l(fā)。
02
快手電商為什么走不快?
“我們已經不是跑得最快的那支隊伍,在長大的過程中,我們的肌肉開始變得無力,反應變慢,我們與用戶的連接感知在變弱。”
成為“短視頻第一股”之后,快手的速度便慢了下來。這種慢,也體現(xiàn)在快手的電商業(yè)務中。
那么,除了企業(yè)文化和組織效率的影響因素以外,是什么原因導致快手電商走不快呢?這個問題的核心在于“貨”。
供應鏈不夠完善,對貨的把控能力不足,是內容平臺向電商轉型的過程中廣泛存在的問題。
從短視頻平臺起家,快手電商自然也逃不開這個難題。
快手電商對“貨”這一核心問題的焦慮其實早就表現(xiàn)出來了。
2021年11月,快手切斷有贊外鏈。今年3月,快手再次切斷淘寶聯(lián)盟和京東聯(lián)盟的鏈接。
當時,這被視為是快手擺脫導流的角色,走向獨立的標志。
事情的反轉發(fā)生在雙11前夕,快手先后重新恢復了淘寶聯(lián)盟和京東聯(lián)盟的鏈接。
從隊友變成對手再變回隊友,淘寶和京東能夠為快手電商生態(tài)帶來的補充作用是非常明顯的。
快手某中腰部主播曾經說過,主播需要使用淘系和京東的鏈接,就是因為快手內部的SKU數量有限。
切斷外鏈以后,快手的商品質量和SKU數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對轉化率和客單價產生負面影響。
重新恢復外鏈以后,快手SKU的數量開始回升。其中,僅快消品類就新增4個二級類目,41個三級類目,372個四級類目。
但是,靠外界來豐富商品品類并非長久之計,快手電商想要真正打造完整的電商生態(tài),就必須補齊供應鏈短板。
相關機構統(tǒng)計,快手品牌+快品牌在快手供應鏈結構中的占比大約在20%,其中品牌商家的占比為12%。要知道,抖音的品牌商家占比已經超過了50%。
快品牌是依托于快手直播間成長起來的新興品牌。白牌商品占比多,缺少優(yōu)質的商品和商家是快手的一大問題。
共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快手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