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到來,開啟了新的一年,也開啟了新的十年。抓住新年伊始的“祝福剛需”,各大品牌也紛紛做出營銷動作。對于新階段的品牌營銷,吳曉波在跨年演講中提到,2020年的到來,意味著新的消費人群、新的審美、新的消費趣味、新的消費領域和品類的出現(xiàn),洞察消費新趨勢則是品牌營銷的起點。在剛剛過去的新年第一周,不少品牌已經(jīng)在新年營銷的賽道開跑,本文盤點了五大品牌案例,一起來探尋新年營銷還有哪些玩法。
案例一
奈雪CUP美術館:顏值經(jīng)濟 “粉圈”文化
如果您在2020年第一個月去奈雪喝上一杯,那一定會注意到這6只頗具東方美學的“開運瑞獸”。
寓意夢想成真的“奈雪瑞獸”、寓意愛情美滿的“鳳凰”、寓意前程錦繡的“白鹿”、寓意金玉滿堂的“貔貅”、寓意諸事順遂的“麒麟”以及寓意喜樂安康的“玄武”,一起出現(xiàn)在奈雪的茶“CUP美術館-新春瑞獸好運展”活動中。
“CUP美術館”是奈雪的茶推出的系列藝術計劃,此次的瑞獸好運展,由奈雪牽手華人藝術家Cinyee Chiu聯(lián)袂呈現(xiàn)。兩年前,Cinyee Chiu以代表作《二十四節(jié)氣》爆紅網(wǎng)絡。這次呈現(xiàn)在奈雪飲品杯上的6只瑞獸,依然延續(xù)了其一貫的風格,以植物的肌理賦予瑞獸全新的視覺效果。
“奈雪在手,好運我有”,超高的顏值,討喜的意頭,瑞獸主題系列周邊一經(jīng)推出,引得消費者們紛紛打卡曬照。作為茶飲品牌,奈雪與藝術家的跨界合作意外地契合。不論是此前的奈雪ד印象莫奈、奈雪×世界插畫大展還是奈雪×荷蘭藝術家Rick,這些藝術跨界,除了讓茶飲更“好看”,也給奈雪刻上了藝術、美感的標簽。奈雪的消費者對此類跨界也頗為買賬,不少用戶自發(fā)收集珍藏甚至二次利用奈雪周邊。
此前36氪研究院發(fā)布的《2019新式茶飲消費白皮書》曾指出,新式茶飲的用戶會專門收集固定品牌的紙袋,還會DIY紙袋做成卡套、手機套、扇子等,除了對品牌起到“自來水”二次傳播外,也能看出以奈雪的茶為代表的新式茶飲行業(yè)已經(jīng)漸漸形成了“粉圈”文化。
案例二
支付寶年度賬單:年度賬單 “痛點”營銷
是的,堪稱“年度恐怖大片”的“支付寶年度賬單”來了。
支付寶踩著魔鬼的步伐公布了2019年度賬單,一經(jīng)發(fā)布,支付寶年度賬單的話題熱度立刻以火箭般的速度躥升。今年支付寶年賬單沒有總消費的概念,全部調整為總支出,比去年增加投資理財、金融保險、人情往來、公益慈善、轉賬充值這幾個版塊,因此大家看到的年度總支出金額預計會比較高。也難怪大家在驚呼“我怎么花了這么多錢?”“我哪來這么多錢?”的同時,順帶把娜扎小姐姐帶上了熱搜。
早在2017年,支付寶年度賬單就已經(jīng)推出。此后每年年初,支付寶年度賬單都會“屠版”多日。用戶們的自發(fā)傳播、分享極大地推高了品牌聲量。對于“花了多少錢”,在平日很難喚醒用戶感知,而在一年已盡,絕大多數(shù)人的年終獎尚未到賬的關口,這個問題絕對能觸發(fā)大家的“恐慌”和“焦慮”。同時,伴隨著數(shù)字出現(xiàn)的,還有每個賬戶都被匹配了關鍵詞,這一tag設定滿足了用戶的個性需求。之所以能“一招鮮”連吃幾年,正是因為支付寶緊緊抓住了用戶“痛點”,以及“痛點”背后微妙的“我自不同”的炫耀心理。
案例三
天貓新年派對正當紅:
重新整合人貨場 瞄準“派對經(jīng)濟”
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說,夜幕降臨時,生活才剛剛開始,都市青年對于夜晚的“FUN”需求強烈。隨著各類新“夜態(tài)”涌現(xiàn),在愈加多元化消費市場中,派對氛圍倍加濃烈,都市青年以參加更為個性化的“派對場”來釋放壓力以及交友,“派對經(jīng)濟”成為不可忽視的消費新勢力之一。 共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營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