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財報
成本上升、翻臺率和單店增長率下降
9月27日,海底撈(HK6862)報收33.10港元,總市值1754.30億港元,市盈率84.706。而貴州茅臺(600519)的市盈率僅為36.98,還不到海底撈的一半。同樣是火鍋上市公司的呷浦呷浦(HK0520)報收10.26港元,總市值110.88億港元,市盈率29.733。
2019年上半年,海底撈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16.95億元,同比增長59.32%;實現(xiàn)凈利潤9.11億元,去年同期為6.46億元,同比增長40.92%。服務人數(shù)1.09億人次。
海底撈2019年上半年營業(yè)收入的增幅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凈利潤增幅從去年的60%下降了近20個百分點,但仍遠高于行業(yè)水平。
從門店數(shù)量上看,報告顯示,海底撈全球門店從2018年底的466家增至2019年6月30日的593家,其中,550家門店位于中國大陸116個城市,一線城市門店為146家,二線門店為257家,三線及以下門店為147家,營收分別為28.65億、50.24億、25.32億,分別占總營收25.2%、44.1%、22.2%?梢钥闯,二線城市成為海底撈的主力軍。
千億市值的海底撈,其市盈率遠超同行競爭者,在餐飲上市公司中也是首屈一指。然而海底撈此前屢次被機構唱空,主要的質(zhì)疑集中在成本上升、翻臺率和單店增長率下降。
成本包括人力、物業(yè)租金和原材料。人力成本方面,海底撈2018年財報顯示,每位員工每月的成本為5980元。而2019年上半年,海底撈員工總數(shù)88378名,員工成本(包括薪金、工資、津貼和福利)36.519億元,人均成本6887元,同比增長65.8%。員工成本占營業(yè)額的百分比從去年同期的30%增長至31.2%。
9月19日,一份中信建投的電話會議紀要記錄了海底撈獨特的晉升與薪酬體系。海底撈店長的固定月薪約為35000元,并有兩套薪酬提成體系可以選擇。一是其所管理門店的利潤的2.8%;二是其管理門店利潤的0.4%,加上其徒弟管理門店利潤的 2.8%~3.1%,加上其徒孫管理門店利潤的1.5%。加起來店長月薪能夠達到10-12萬元左右。
物業(yè)租金方面,2019年上半年,海底撈的物業(yè)租金及相關開支為0.96億元,同比下降64.7%,所占收入百分比,從去年同期的3.7%下降到0.8%。海底撈的物業(yè)議價能力強大,有的商場甚至倒貼來吸引海底撈的入駐。
原材料方面,2019年上半年,海底撈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為49.026億元,同比增長了59.9%。不過所占收入百分比保持相對穩(wěn)定:去年同期為41.8%,2019年上半年為41.9%。
翻臺率是餐飲行業(yè)重要的考量指標。海底撈在2016-2018年的翻臺率分別為4.5次/天、5.0次/天、5.0次/天,而海底撈在2019上半年的翻臺率是4.8次/天,是2015年至今首次下降。
單店增長率也在下滑。2016-2018年,海底撈的同店銷售增長率分別為14.1%、14.0%和6.2%,而2019上半年的同店銷售增長率僅為4.7%。其中一線城市的同店銷售增長率為3.3%,二線城市1.9%,三線城市12.5%。
中國食品產(chǎn)業(yè)分析師朱丹蓬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海底撈的客單價較高,具有一定的消費門檻,但大學生還不具備完全的消費能力。海底撈應該是考慮到他們出社會后對海底撈品牌的認可度與忠誠度,權衡過后最終還是沒有調(diào)整對大學生的優(yōu)惠。每年有近1000萬的大學生步入社會,大部分具有較為穩(wěn)定和體面的收入,是未來消費的主力軍和生力軍。因此他們對品牌的認可度與忠誠度至關重要,餐飲企業(yè)思考的是如何留住他們、討好他們,與他們建立起良好的客戶黏性。因此海底撈即使經(jīng)營上有壓力,也不可能把大學生作為提升客單價的群體。
(來源:紅星新聞 吳丹若 袁野)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海底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