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新零售陣線 >> 零售業(yè)頻道 >> 正文
開咖啡館到底賺不賺錢?該怎么賺?

  二、瑞幸敗局?

  在中國,瑞幸已經成為規(guī)模僅次于星巴克的第二大連鎖咖啡品牌。

  在強勢資本的助推下,瑞幸咖啡2018年前9個月虧損高達8.57億元。通過大幅補貼以及社交電商的多元營銷方式,在2018年底,瑞幸咖啡方面表示,已在北上廣深等全國22大城市完成2073家門店布局。2019年1月14日,瑞幸咖啡在官方公號上宣布售出杯量達1億。


  蛋解創(chuàng)業(yè)在北京地區(qū)實地探訪了悠享店和快取店,沒有探訪旗艦店,因為還在籌備中;也沒有探訪外賣店,因為它只做外送,不對外開放參觀和接待,也不支持自提。

  接下來,蛋解創(chuàng)業(yè)就這兩家店的成本和現(xiàn)金流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拆解,看看瑞幸的補貼或者說虧損大到什么程度。

  1. 瑞幸的虧損有多大

  1)悠享店——瑞幸咖啡(望京SOHO店)

  位置:望京SOHOT2B一層2126

  (1)環(huán)境

  面積約100平米,室內裝修以藍白色調為主,加上性冷淡風的水泥色,窗邊有一排長桌,里面有6個小圓木桌,共20多個座位,提供充電和Wi-Fi,網比較慢。

  (2)服務

  可以在瑞幸咖啡App或者微信小程序自助點餐結賬,約2分鐘就能做好,然后出示取餐碼掃一下即可帶走或在店享用。

  (3)產品

  小編我點了一杯香草拿鐵,口感濃郁醇香,比在便利蜂買的自助咖啡口感稍好。

  蛋解創(chuàng)業(yè)是在周六晚上7:30去探訪的,當時在店員工3人,店內8個顧客,基本都在商務洽談。在探訪的一個半小時之內,有6個人進店,4人在店消費,2人自提帶走。從美團搜索和客服處了解到,該店沒有外賣,只有堂食和自取,但有的悠享店是支持外賣的,悠享店是否提供外賣,是根據(jù)每個店的情況來定的。

  第一、房租成本,望京SOHO屬于北京比較核心的商業(yè)區(qū),租金每天大概在17元/平左右,100平方米左右的商鋪月租金大概6W左右。

  第二、人工成本,100平方米+20多個座位,按兩班倒計算,需要6~8名左右員工。根據(jù)北京當?shù)毓べY水平,每人6000元/月左右,咖啡店每月人力成本為4萬~5萬左右。

  第三、原材料成本,據(jù)相關資料了解,星巴克采用的咖啡生豆在25元/kg左右,瑞幸自稱用的是優(yōu)選上等阿拉比卡豆。所以我們假設瑞幸的咖啡品質和星巴克差不多,此前有新聞就曾報道過一杯星巴克的成本價不足5元,所以瑞幸咖啡的成本應該也在5元左右。

  除了房租、人員和原材料成本,還有15%左右運營管理、折舊、損耗成本。

  但蛋解創(chuàng)業(yè)周六晚上一個半小時的探店期間,共有14人到店消費。據(jù)了解,平時工作日的人流量比現(xiàn)在多,每天大概能賣200杯左右,假設以單杯25元的價格(不計算折扣)來算,5000元/天的流水,每天虧損額在兩三千左右。但是如果我們算上各種折扣優(yōu)惠券,該店的日虧損額可能達到五千左右,月虧損在十五萬左右。(以上數(shù)據(jù)均是蛋解創(chuàng)業(yè)根據(jù)探店所看到的情況進行整理和測算,可能存在小范圍誤差。)

  2)快取店——瑞幸咖啡(西海國際中心店)

  位置:西海國際一層天天易家里面

  面積10平米,只有一個制作咖啡的吧臺,吧臺中間有瑞幸的小鹿標志,共2名員工。在天天易家里面,和旁邊的壽司、快餐檔口共用12個座位,沒有充電的地方,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外賣生意不錯。外賣包裝精致,紙袋底部有底托,插吸管的位置用膠帶十字封口,便于攜帶。

  蛋解創(chuàng)業(yè)是周日早上10點半探訪,在探訪的一個半小時之內,共送咖啡外賣36份,鮮食7份,來店自提16份。

  從送外賣的順豐快遞小哥處得知,這個店一天能送200單左右,外賣服務費7元/單,直接給到外賣員。按這樣的數(shù)據(jù)以及在25元/杯(原價)的基礎上測算,這家店是盈利的。但是比如,小編我就點了一杯香草拿鐵自提,本來27元后來用了1.8折券,只用了4.86元,所以優(yōu)惠力度難以想象。它實際是否掙錢或者虧損多少,很難測算。

  蛋解創(chuàng)業(yè)測算的這兩家店,如果要實現(xiàn)收支平衡,望京悠享店每天至少要賣出300~400杯(每杯按原價計算)才能實現(xiàn)收支平衡;西海國際快取店每天至少要賣出200杯(每杯按原價計算)才有可能是賺錢的。但是,通常瑞幸的做法是首杯免費,還有1.8折、2折、5折券等,所以實際虧損額度很難有準確的數(shù)字。當然,瑞幸虧損是天下周知的秘密,而如果將賣咖啡作為一個生意來計算,瑞幸的虧損幾乎是個無底洞。

  2. 瑞幸的對手真的是星巴克嗎?NO!

  瑞幸一直官宣自己要改變咖啡行業(yè):

  第一個“改變”:高性價比改變咖啡的消費觀念。瑞幸想提供一杯品質好高性價比,大家都容易消費得起的咖啡。比如行業(yè)內30塊的拿鐵,瑞幸賣24,同行賣27的美式,瑞幸賣21。從價格錨定來看,這對標的就是星巴克。

  但實際上,通過2折券、5折券,實際上瑞幸的價格在十幾元左右,價格錨定的是7-11,全家,便利蜂的咖啡。

  第二個“改變”:速溶咖啡在中國占84%的市場份額 ,一些自動咖啡機不用純牛奶和優(yōu)質咖啡豆制作的咖啡,質量跟速溶咖啡的質量也差不多。而速溶咖啡和現(xiàn)磨咖啡是天壤之別,瑞幸就是要改變絕大部分消費者喝速溶咖啡的現(xiàn)狀。

  但實際上,對速溶咖啡的升級,第一棒是在7-11手上,7-11的咖啡使用的豆子不差于瑞幸,甚至咖啡機品牌型號一模一樣,另外牛奶可能還優(yōu)于瑞幸,因為7-11有冷鏈配送。

  所以從價格錨定和產品升級錨定上,都是7-11、全家、便利蜂這樣的便利店,從來不是星巴克。

  如果這還不夠直接,我們再從另一個角度來印證。我們來分析一下瑞幸的主打客群。

  關于這一點,之前有媒體的朋友詳細分析過,瑞幸真正的客群是企業(yè)用戶。因為這位媒體朋友做了一個實驗,找兩個同事分別注冊了企業(yè)用戶和個人用戶,結果企業(yè)用戶剛注冊完不久,瑞幸客服就主動打電話過來向同事確認信息,并說企業(yè)用戶的審核期為一周,到時候會有客服電話通知,請耐心等待。

  另外,事實也是,不管是瑞幸咖啡的官網菜單欄還是APP首頁,企業(yè)用戶都被放在C位展示。很多咖啡館都做toC的生意,而瑞幸要做的是toB的生意。

  那么在瑞幸之前,誰占領了辦公室?是以雀巢為代表的速溶咖啡或者以7-11為代表的既在賣咖啡飲料,也同時在做現(xiàn)磨咖啡的便利店。

  所以,瑞幸對標7-11、全家、便利蜂,它們一起在和雀巢搶占市場

  那為什么對外官宣上,瑞幸一直死咬星巴克?再簡單不過,因為估值。

  根據(jù)公開資料顯示,瑞幸在2018年的兩次融資,A輪估值是10億美元,B輪22億美元。而餐飲零售類的估值,按“店面數(shù)”算是最簡單直觀的。

  投資行業(yè),有一種估值方法就是對標。我們先看看一家星巴克店值多少錢呢?

  以2017年星巴克收購案為例,美國星巴克母公司當時放棄臺灣的經營權,換得收購統(tǒng)一集團旗下在江浙滬地區(qū)星巴克股權的數(shù)據(jù)如下:13億收購1300家的50%股權,那么每家星巴克店的價值就是200萬美元。

  基于當時525家門店的數(shù)據(jù),瑞幸咖啡A輪的10億美元估值也是理所當然的。

  除了估值的需要,瑞幸咖啡一直死咬星巴克還有一個原因,獲得更多流量。因為星巴克一直占據(jù)中國咖啡市場規(guī)模第一,又是外來品牌,瑞幸咖啡一上來就宣稱要趕超老大星巴克,這無疑吸引了很多人關注它,并且部分人會出于嘗鮮的心理去消費,大家都等著看它最終能否超過星巴克,成為中國咖啡市場NO.1。

  那么如果瑞幸對標7-11、全家、便利蜂,它們一起再和雀巢搶占市場,那瑞幸會贏嗎?

  蛋解創(chuàng)業(yè)的回答是,瑞幸不可能成為中國版的7-11。

  3. 瑞幸不可能成為中國版的7-11

  2019年伊始,瑞幸公開計劃再開出2500家門店。到2019年年底,將總門店數(shù)量提升至4500家。官方預計隨著門店的增多,外賣的比例會降低,自提更方便了,用戶到店面自提也增加了額外消費的可能。

  于是,有人分析說,“瑞幸咖啡會成為中國版的7-11”,因為瑞幸可以賣簡餐鮮食啊。我們仔細分析一下,這條路是否可行。

  如果賣咖啡+咖啡飲料+簡餐鮮食,瑞幸滿足的是什么樣的消費場景?答案是,商業(yè)社區(qū)的早午餐。

  那么現(xiàn)在誰是商業(yè)社區(qū)早午餐的解決方案呢?答案是便利店。

  蛋解創(chuàng)業(yè)曾經詳細測評過7-11,羅森,便利蜂等便利店,在便利店是一個低毛利更低凈利的行業(yè)前提下,7-11之所以能夠在長達幾十年的經營過程中,保持神一般的利潤結構,得益于它在鮮食領域的供應鏈打造,7-11在日本集合了1.8萬個門店、175個工廠、140個配送中心,能夠實現(xiàn)最多3次補貨。

  正是因為餐飲的毛利能達到60%~70%,所以我們現(xiàn)在走進任何一家北京的連鎖品牌便利店,都會聞到飯香和咖啡香。

  如果,瑞幸是要和它們搶占商業(yè)區(qū)的早午餐市場,可不容易,這條路線正是7-11等新型便利店的核心壁壘。便利店行業(yè)的本質是一個極其復雜完整的物流供應鏈配送體系,瑞幸短時間內不可能有。

  相反,7-11、全家這樣的便利店賣咖啡更有優(yōu)勢。

  2013年,日本的7-11在旗下1.5萬家便利店推出現(xiàn)磨咖啡品牌——“Seven Café”,上線一年即賣出4億5千萬杯,甚至還帶動日本咖啡市場在當年增長了4%。

  全家湃客咖啡負責人陳瑋躍2018年底透露,湃客咖啡的銷量已經排在了集團2000多種產品的前三名,最新目標是在2019財年能夠賣出1億杯咖啡。

  這個數(shù)字與燒錢猛如虎的瑞幸相比如何呢?

  2019年1月14日,瑞幸咖啡在官方公號上宣布售出杯量達1億。

  可以說,在雀巢這只老虎嘴里奪食,便利店要厲害的多。

  那么,等待瑞幸的是迷局嗎?或許是敗局。

  要看我們以什么角度什么結局為終點,如果以上市退出為終點,瑞幸的結局要看資本的力量;而如果以消費者的選擇和盈利能力來講,瑞幸還需要很多錢來燒,或許已經看到了敗局。

  瑞幸只是從估值上對標星巴克,而從品質和價格上錨定的從來都是7-11這樣的便利店,它們是和雀巢搶占速溶咖啡的市場。在單店無法盈利和賣咖啡巨虧的的情況下,瑞幸如果通過加入簡餐和鮮食來滿足商業(yè)社區(qū)的早午餐問題,又不是相對成熟的便利店業(yè)態(tài)的競爭對手。就算瘋狂的開店,和存量的咖啡館與便利店競爭,瑞幸就算出高租金也無法獲得更好的點位資源。完全靠補貼刷出來的流水,沒有利潤的支撐,一旦出現(xiàn)問題,結局就是瘋狂的關店,擁有同樣屬性的連咖啡目前的情況或許就是瑞幸的未來。

  三、“咖啡陪你”的全面潰敗

  在咖啡行業(yè),有一類品牌以連鎖加盟方式擴張,代表的有韓國的咖啡陪你、漫咖啡、豪麗斯、動物園咖啡,以及臺灣的上島咖啡。

  咖啡陪你因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一炮走紅,2012年進入中國市場,鼎盛時期開了700多家店。公司曾揚言,在中國布局5000家店。

  但是,從2014年開始,咖啡陪你就頻爆加盟商解約、多地關店等負面;2017年,因公司經營困難陷入資金危機,創(chuàng)始人姜勛在家自殺。在華合資企業(yè)咖啡陪你(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也在2018年破產。

  事實上,這并不是個例,這是連鎖加盟類咖啡品牌都存在的難題。幾乎在同一時期,動物園咖啡被中資完全接管,豪麗斯中國代理商陷入內部管理丑聞,漫咖啡蘇州市場全面停業(yè),上島咖啡從3000多家店做到只剩下100多家。

  為什么會這樣?

  蛋解創(chuàng)業(yè)實地探訪了1家咖啡陪你、2家上島咖啡和1家漫咖啡,我們接下來進行詳細的查解。

  1. 實地探訪:加盟的咖啡館長什么樣?

  1)探訪門店:咖啡陪你(對外經貿大學店)

  (1)環(huán)境

  這家店120平方米左右,16桌。店內隨處可見綠植,墻面做成樹皮的樣子,有點森林的感覺。但這家店明顯很舊,沙發(fā)的皮已經掉了一大半。

  (2)客流量

  周六下午6點去,有16人,向店員了解到,平常下午都會滿坐。同一條街上,另一家更靠主干道的雕刻時光咖啡館,人更多,基本坐滿70%。

  (3)品類

  咖啡、果汁、汽水、刨冰,30~35元左右。華夫餅、甜點,20多一份,但品類并不是很多。

  (4)服務質量:四個小細節(jié)中體現(xiàn)

  ①門口有一支燈不停地閃爍,應該是壞了,但沒有人管;

 、诓铔隽耍胰ゼ狱c熱水,我走到吧臺,發(fā)現(xiàn)店員不在,我喊了一聲,她才后廚走出來,拿著手機,告訴我在旁邊銀色水壺加熱水;

  ③一張桌子上放著的塑料袋和喝完咖啡的紙杯,一直沒人收拾;

 、茈x開前,跟店員聊了幾句,當我表明來意,問能不能引薦一下店長時,她沒有做任何回答,直接走開了。

5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搜索更多: 咖啡館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