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這種贊助大型國際賽事的思路到底對阿迪達斯(以及永遠打擦邊球的耐克)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我們不妨看看比較近的倫敦奧運會和巴西世界杯:
 
運動服裝和鞋這個事,不掌握年輕人還說什么未來
不管是阿迪達斯還是耐克,他們都明白抓住年輕人的重要性。不同的是,阿迪達斯采用的仍然是傳統(tǒng)的方法:尋找看上去很酷的代言人,或者與設計師推出聯(lián)名品牌,來展現(xiàn)品牌特性。和山本耀司、Stella McCartney 合作推出聯(lián)名品牌,或是選擇非運動員如陳奕迅作代言人,這些做法在中國市場一度非常管用:它讓年輕消費者認為,不帶三道杠的阿迪達斯也可以算作時尚單品,而過去三年大中華區(qū)收入的增長很大程度上也來自旗下三葉草、NEO 等子品牌的熱銷。
耐克的思路更細水長流一些:通過改變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去影響他們的消費行為。比如在中國贊助馬拉松,組織人們參加夜跑,鼓勵人們通過 NIKE Running 記錄數(shù)據(jù),并讓你的朋友用相應的 App 給在跑步的你加油鼓勁。
但更為核心的問題還在于阿迪迪達斯少有針對新市場的新品——即便有,留給市場的印象也并不鮮明。光靠代言人,市場說服力要小得多。 共6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在Nike和UA雙重市場夾擊下 阿迪達斯將如何突圍? 阿迪達斯發(fā)布五年增長計劃 遭分析師質(zhì)疑 阿迪達斯又拋出五年計劃 CEO還會獲得信任嗎 阿迪達斯失寵北美籃球市場 放棄NBA官方裝備身份 阿迪達斯深耕運動品牌基因:2015年重視內(nèi)容營銷 搜索更多: 阿迪達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