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商網(wǎng)訊:窗外天高云淡,在這幢中國最高的摩天大樓里,來自全球各地的攝影記者們正放下他們肩上的背包,準備著手里的相機。會場里,幾十位國內(nèi)主流百貨公司的高管們端坐在白色的座椅上。有人甚至開玩笑說,如果這個地方發(fā)生什么事情,整個中國日化行業(yè)都會倒退。
這是2013年的7月10日,上海陸家嘴,環(huán)球金融中心93層。
孫懷慶登場了,他打著蝴蝶領(lǐng)結(jié),身穿黑色西裝,疾步走過以波爾多紅為背景的酒店幕墻,而另一邊,身材微胖的Ravi Thakran也已經(jīng)登上了舞臺。Ravi Thakran是LVMH旗下L Capital Asia基金的管理合伙人。在這個大牌云集的場合,外界終于明確了LVMH在亞洲日化行業(yè)的第一個選擇——是丸美。
旗下?lián)碛蠰V、Dior、軒尼詩等頂級品牌的LVMH,是名副其實的全球奢侈品帝國。早在2010年,其就對中國日化市場表現(xiàn)出濃烈興趣,一度有傳言稱其有意收購上海家化 。只是三年的尋覓接觸之后,它最終成為了丸美的第二大股東。
為什么會是丸美?
與其回答這個問題,不如將此問題換個角度變作“丸美為什么”。十年來,從淺灘奔赴深海,作為本土最高端的日化品牌,丸美講述了一個足以打動投資者的故事——
身處跨國巨頭云集的腥烈戰(zhàn)場,丸美不模仿、不躲閃、不打價格戰(zhàn)。近幾年來,中國化妝品行業(yè)平均增速百分之十三,丸美卻從2007年起一直保持著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增長。2012年,其在全國市場零售額近30億元人民幣,擁有超1000個百貨公司專柜,超10000個加盟店……
十年風云,丸美證明了一種可能性:無論外部競爭多么激烈,本土品牌依舊可以通過前瞻性的市場運作完成自我救贖。相比這片日化森林中的其他品牌,丸美敢于高位起跑,并最終完成了“單品——品牌——系列”的經(jīng)典開發(fā)模式。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說的不是本土日化行業(yè)的潮漲潮落,而是一個本土品牌通過十年堅持進而轉(zhuǎn)身在國際化征途上再下一城的行為本身。這其實是一種看得見的方法論。
共5 頁 [1] [2] [3] [4] [5] 下一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LVMH并購路上的滑鐵盧 曾收購GUCCI失敗
奢侈品在華大舉擴張 LVMH或1億美金入股耀萊
LVMH旗下“L基金”與丸美的聯(lián)姻始末
LVMH、Kering等奢侈品上半財季集體受挫
LVMH基金入股丸美 本土品牌上攻與外資下沉
搜索更多: LV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