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家電領域,美的的“跟進”策略也讓它表現(xiàn)不錯。在進入豆?jié){機行業(yè)時,九陽的品牌已經占據了該市場的90%以上,在不到2年的時間里,美的搶走了九陽手中30%的市場份額,同行形容其為“不受控制的狼”。
低價是美的擴張的武器之一。“美的的低價策略很明顯。”姚麗麗說。她覺得美的的產品比其他品牌便宜,還舍得花錢去砸市場。“你出8萬元,美的就出10萬元,終端上也是要占好位置。”
在這背后,還有美的獨特的考核制度。在美的,考核制度頗為嚴格,以產品經理為例,如果一個產品達不到市場占有率前三強,不管是賺錢還是不賺錢,負責產品的職業(yè)經理人隨時有撤職的危險。
業(yè)績面前人人平等,收入與業(yè)績掛鉤,業(yè)績導向,壓力傳遞,這是美的文化的基本點—這種一切以銷售數(shù)字做剛性考核,一旦完不成銷售任務就馬上換人的強硬態(tài)度,讓美的人在過去幾年拿下了不少市場。
美的的銷售員隊伍十分龐大,姚麗麗說,在山東德州,美的的銷售公司就有10多人,而其他品牌只有兩三個,“銷售公司總經理的收入是同行的5倍,一個十幾億的銷售公司,所有的經理都是一人一臺車,一人一個司機。”
一年半前,大專畢業(yè)的饒堃通過社會招聘的方式進入美的,當時分公司給的職位是業(yè)務經理。剛進來時,饒堃對美的的高激勵措施感到“很有勁兒”,“幾乎就是工作狂,早上六七點就起來去看渠道,晚上不到九點也不愿意回家。”
美的還會根據市場的變化調整自己的組織結構。2009年美的就推行了一次組織變革。事業(yè)部制度從1997年就成為美的在營銷上的重要模式。集團只管銷售、利潤等,事業(yè)部在新產品上有相當?shù)淖灾鳈。但在一段時間后,各個事業(yè)部重合的銷售、研發(fā)、財務開始造成資源的浪費。2009年6月,美的集團向旗下各事業(yè)部下發(fā)《關于開展商業(yè)模式大討論的通知》,“只要能讓公司掙錢的建議都可以提。”美的集團給此次討論的定調是“找尋最佳盈利模式”。幾個月后,美的開始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營銷整合:成立中國營銷總部。
在新體制下,各個產品事業(yè)部的資源統(tǒng)一回歸到美的中國營銷總部中。2009年,美的全國的59家分公司陸續(xù)召開了渠道整合大會,不僅僅是空調,冰箱、洗衣機各產品事業(yè)部的營銷部門都被劃入了中國營銷總部,新成立的中國營銷總部將全面管理此前美的59個區(qū)域銷售公司,承擔營銷策略制定和協(xié)調、指導、服務各銷售公司的職能。
對于銷售公司的運作模式,美的電器董事局主席兼總裁方洪波曾說,美的將品牌授權給全國各地優(yōu)秀的經銷商成立銷售公司,成為當?shù)孛赖目照{的獨家代理,這些銷售公司雖然與美的電器沒有任何股權關系,但有利于國內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工廠與銷售公司、銷售公司與零售商之間都是市場關系。
整合之后,直達終端的美的在農村、鄉(xiāng)鎮(zhèn)或三四級市場上表現(xiàn)更加靈活。同時,對三四線城市,美的整合了產品的渠道,利用下鄉(xiāng)網點備案的機會,剔除一些不良網點,對銷售網點進行了提升。在競爭最為激烈的空調產品上,用M-HOME體驗專賣店的方式與對手競爭,美的家用中央空調事業(yè)部總經理郝然曾提出,“要建立一支3000人的空調售后服務團隊,在變頻空調市場與格力展開激烈的爭奪。”
這種打法收到了成效。在空調市場上,根據中怡康2011年第三季度數(shù)據,兩大巨頭格力、美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23.6%和21.2%;冰箱方面,美的排名第三,市場占有率8.8%;在洗衣機市場,美的系占比20.5%,僅低于海爾的26.3%。
但是,新體制的問題和美的多年來積累下來的老問題也已經暴露了出來。
新變革讓不少代理商認為自己的權力被架空了。比如在山東德州,姚麗麗說,過去德州地區(qū)的一家大經銷商負責的是當?shù)貛讉縣區(qū)的產品,但是前幾年美的取消了德州地區(qū)的大代理,在山東禹城、武城、齊河、夏津等四個地區(qū)設立縣區(qū)代理。在渠道下沉后,他們卻都不愿意再代理美的產品了,“和分公司有矛盾,有時候對賣什么產品有分歧。”
成立銷售公司后,美的為每個經銷商都配備了一名業(yè)務經理或者主管進行監(jiān)控和市場操作;在公司制定價格和政策上,經銷商只負責執(zhí)行,促銷活動和差異化政策由廠家最終確定。這意味著,經銷商本身的自主權確實不大。
將原來的市級大經銷商的區(qū)域大幅縮小甚至砍掉,開發(fā)新的小區(qū)域代理固然可以更接近市場,但在專業(yè)程度上,早期為美的拓展市場的老經銷商則更在行。
在山東禹城,姚麗麗說,“派到我們這個區(qū)域的銷售經理不是本地人,還是我們幫忙找的房子,其實對本地的情況根本不了解。”
而且,陸劍峰在改革會議上說,從2008年銷售公司開始整合,美的的營銷費用不但沒有下降,還比整合之前高了一個點。整合前四個營銷公司有八九百人,整合后的中國營銷總部削到了四五百個人,總人數(shù)少了百分之三四十左右,但費用卻提高了,虧損的銷售公司也從五六個擴大了四倍。
在這種情況下,盡管在2011年上半年美的電器增長59%,超額完成“2015年實現(xiàn)2000億元”目標中每年增長15%的階段計劃,但美的的毛利率低于競爭對手—在2010年,美的電器為16.69%,而格力則達到22.31%。具體到產品品類,在空調、冰箱、洗衣機等主要品類上,美的也低于海爾等主要競爭對手。也沒有優(yōu)勢。
2011年行業(yè)拐點的來臨,讓美的不得不開始反思這種變革是不是真正對美的的長期發(fā)展有利。而這次反思,也讓美的開始正視問題的病根。
美的電器控股股東再增持1%股份
美的等家電企業(yè)市場下滑 裁員應對危機
美的“繞圈”:去年大擴張今年大裁員
從美的裁員風波看企業(yè)應對危機的重要性
美的銷售瘦身擴至大家電 部分地區(qū)裁員三成
美的裁員門:轉型之痛
美的繞圈:去年大擴張今年大裁員
美的式裁員:粗放管理下的必然結局
爭奪渠道利益生惡果美的大裁員真
專家機構重讀“美的裁員門”調查
美的欠保、裁員等事件引起媒體關注
社保門緊跟裁員門 中山美的被曝大面積偷漏社保繳費
美的大裁員 持續(xù)擴張“急剎車”
美的銷售瘦身擴至大家電 部分地區(qū)公司裁員三成
美的深陷裁員風波 被指為激進擴張埋單
美的大裁員真相:被架空的代理商
美的大裁員真相:與代理商爭奪渠道利益生惡果
美的陣痛:銷售模式回到代理制
美的電器大裁員真相
美的董事長“散文式”文字描述裁員 新人幾乎全做炮灰
搜索更多: 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