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街商報  您所在的位置:聯(lián)街網(wǎng) >> 商報 >> 企業(yè) >> 零售商動態(tài) >> 正文

  同時,國美聲稱,“公司旗下有永樂、大中兩個品牌,未來不排除強化這兩個品牌的布局”。永樂電器是陳曉創(chuàng)立的連鎖家電企業(yè),門店數(shù)曾僅排在國美和蘇寧之后,由于與摩根士丹利“對賭”失敗,2006年7月被國美以52.68億港元換股收購。國美的這番表態(tài)在黃光裕方面看來,正好暴露了陳曉利用國美團隊重新啟動永樂品牌的“勾踐”般個人圖謀。

  正忙著海外路演的陳曉眼見黃光裕在門店問題上發(fā)難,先是在9月2日啟動“門店擴張攻略”,宣布9月份在全國范圍內新開門店70家、改造門店90家,并向供貨商拋出300億元的采購大單。

  9月3日,國美電器再次致函全體股東,號召股東9月28日能夠投票支持現(xiàn)任董事會。信中再次分析了如解除國美上市公司對非上市門店托管一事可能造成的影響,稱此舉為“虛張聲勢的威脅”,管理層已預料到黃光裕會有此一舉,經過分析,認為終止管理及采購協(xié)議反而對上市公司有利。

  懸念

  就在雙方弈至中局的尖峰時刻,一條消息登上了網(wǎng)站頭條:杜鵑出獄了。

  8月30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黃光裕系列案做出二審宣判,黃光裕三罪并罰,14年有期徒刑以及罰沒8億元的判決維持不變;其妻子杜鵑被改判緩刑。

  雖然狗仔隊拍到昔日的首富之妻拎著一只塑料袋走出獄門,但此刻沒人顧得上嗟嘆人生如夢般無常。媒體紛紛發(fā)文稱,黃光裕家族將因此大大增加在國美爭奪戰(zhàn)中的贏面。杜鵑精通英語,早年一直在香港打理國美與機構投資者的關系,由于性格柔和,在國美內部頗有口碑,外界認為她的出獄不僅釋放了某種官方信號,而且大為利于黃家爭取機構投資者和高管層的支持。之前黃家只有黃秀虹、黃燕虹兩個妹妹獨撐局面,其經驗、號召力與決斷能力都有不逮。對于這個強勁對手的“復出”,國美方面則表示“很高興”。

  8月31日,受此消息和大股東增持的拉動,國美股價結束幾天來的下滑,大漲9.26%,成交金額達到10.17億港元。

  9月5日,在獄中的黃光裕再次出手,發(fā)出一封道歉和感謝信,這是入獄兩年來黃光裕第一次向社會發(fā)布公開信。在這封僅有475字的署名信中,黃光裕用了6個“感謝”或“謝謝”,對國家、政府、股東、投資者、媒體、公眾、國美電器員工表示感恩,并使用了4個“抱歉”或“慚愧”向所有關愛和幫助過他的人道歉,他還告誡曾經以他為榜樣的年輕人要遵紀守法。對于如火如荼的國美控股權之爭卻只字未提。

  對這封走感傷和勵志路線的道歉和感謝信,自然要遭到超出文本之外的“過度詮釋”。一些高人解讀其為這場戰(zhàn)爭中的經典之作,因為懷疑它很容易討來“誅心”之指,即使它本質上是一個工具,那也是高明的。不過隨后國美方面的質疑也不乏智力含量:如果黃光裕的道歉是認真的,對管理層和員工的感謝是真誠的,那么為什么還要求在9月28日召開特別股東大會?

  9月9日,陳曉等結束“全球路演”,回到香港。國美電器新聞發(fā)言人趙彤稱,董事會已與持股約42%的機構投資者交流過,“沒有一位基金經理贊成由大股東黃光裕提名的人選,來替換公司現(xiàn)有董事”。

  在黃光裕一方,一方面揭穿42%這個數(shù)字的玄機——加上貝恩和陳曉的股份正好超過51%,稍具常識的人都知道此時機構投資者不會明確表示投票立場;另一方面,杜鵑也加緊約見機構投資者,為股東大會拉票。由于杜鵑離境目前還受到限制,黃光裕家族的另一關鍵人物鄒曉春出山。鄒是教師出身,多年擔任黃家的法律顧問。抵達香港前后,鄒曉春高調約見國美的機構投資者及多家媒體,表示“大股東希望我取代陳曉”,“我準備好了”,并敦促“麻煩制造者”陳曉主動辭職。

  9月12日,獨立顧問公司GlassLewis表態(tài),支持現(xiàn)有國美董事會,反對大股東提出的全部動議。9月14日,另一家獨立顧問公司ISS發(fā)布報告,支持大股東提出的取消董事會增發(fā)20%新股一般授權的動議,但反對其提出的改組董事會的4項動議,支持董事會提交的貝恩投資三位非執(zhí)行董事重新提名的動議。對于GlassLewis和ISS的建議,黃光裕方面稱這僅為一家之言,不足采信。

  9月15日下午,黃提交給國美董事會一封《致國美股東同仁公開函》,信中除了系統(tǒng)講述大股東提出五項動議的理據(jù),更首次詳細提出國美新5年發(fā)展規(guī)劃。其中引人關注的,是對貝恩的態(tài)度有所改變。信中強調并不反對貝恩入資國美,表示愿意和貝恩合作,確保包括貝恩等機構投資者以及散戶股東均能參與董事會的重要決策。

  與此同時,鄒曉春也通過港媒向貝恩釋放和解信號:“貝恩在國美最困難時投資國美,我們不是不感謝,這是陳曉沒處理好造成的誤解。我們不是對貝恩有意見,我們有意見的是陳曉在協(xié)商過程中,排斥大股東的知情權和建議權,這是矛盾的實質。”面對黃家的示好,貝恩表示支持管理層的“態(tài)度未變”,但這不是“站隊”。

12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來源:商務周刊  伊西科 馮禹丁 責編:筱悠

【鄭重聲明】此文不代表聯(lián)街網(wǎng)商報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本網(wǎng)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網(wǎng)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聯(lián)系我們。
 相關閱讀
·國美提交投訴黃光裕用回報換投資者投票 2010年09月23日
·增發(fā)權成國美雙方爭奪關鍵 陳曉或留殺手锏 2010年09月23日
·獨家披露:陳曉詳解國美之爭內幕 2010年09月23日
·陳曉放言國美離不開自己 黃家斥其忽悠 2010年09月23日
搜索更多: 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