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數人眼里,雙11只屬于頭部品牌和商家狂歡。
一來,頭部品牌有錢,有錢即意味著有流量,有生意,何況身后還有強大的品牌勢能和供應鏈支撐;二來,對于各參戰(zhàn)平臺而言,與品牌一樣,也背負有GMV的壓力,因此,更樂于與轉化效率更高的頭部品牌為伍,不斷刷新大促下的GMV紀錄。
這個時候,中小商家則被迫淪為陪跑者甚至是“賠”跑者,在平臺的強勢裹挾下讓利銷售。但到今年,這個情況可能有所好轉。
平臺紛紛擁抱“中小商家”
以淘寶為例,今年對于中小商家最友好的決策莫不是把雙11時長延長,從“單節(jié)棍”變?yōu)榱?ldquo;雙節(jié)棍”。除了11月11日當天外,還多了1-3日3天的預售期。
在阿里看來,將單位時間拉長,讓中小商家擁有了與導流營銷能力更強的頭部商家錯位競爭的可能性,在拉長的時間周期里,中小商家的交易體量也有望增加。
再來看一下京東,在10月14日的雙11溝通會上,京東便宣布了針對雙11的新補貼計劃,在供應鏈、物流、金融、營銷等全鏈條、全周期上對商家端進行補貼。京東集團副總裁洪波表示,“雙11”期間,第三方商家銷售增速將是去年同期的2倍以上,也被媒體認為是京東放出的爭奪中小商家資源的信號。
而在同一天,快手電商針對雙11也推出了面向中小商家的扶植計劃,被稱為“史上最大力度”。
具體包括有:在流量和補貼側,快手電商宣布拿出了上億現金補貼中小商家,9月GMV小于5萬元的中小商家,10月1日-11月11日新開店商家,均可享受技術服務費減免至1%的權益;在活動側,面向服飾、美妝、食品等賽道發(fā)起“產地好主播挑戰(zhàn)賽”,優(yōu)質商家可獲得流量券、快幣及粉條優(yōu)惠券等。
此外,快手上線“好物聯盟”,降低“百億補貼”主播招募門檻,支持中腰部主播帶貨百億補貼商品,并借助新人1元購商品來引流促單和拉新漲粉等,均可以看做是快手“示好”中小商家的舉措。
最后看一下抖音,如果抖音的“寵粉節(jié)”設為了上下兩個半場,那么上半場,即:10月25-29日開設的“小主播專場”,則可以視平臺為賦能中小商家成長的重大舉措。據卡思了解,8月21日-9月21日期間抖音全站銷售額TOP500外的主播,均可參與到小主播專場競技中,基于帶貨表現來獲得不同面額的“DOU+”流量券等。
為何加倍“寵幸”中小商家?
眾所周知,中小商家是電商平臺的生命線。
早年淘寶,之所以能夠干掉供應鏈和影響力更旺的eBay,就離不開前來淘寶淘金的“螞蟻雄兵”們的力量,直到現在,數百萬的活躍中小商家,以及背后所涉及的SKU管理、供應鏈、信用保障體系建設等,仍然是淘寶抗衡其他平臺的底層優(yōu)質所在,是阿里攥在手心的重要武器。
但受頭部品牌強引流能力、供應鏈、客服體系等優(yōu)勢的影響,以及平臺對于GMV矢志追尋,這些年來,本身利潤率骨感的中小商家集體失聲于大促,或“賠”跑于大促的形勢越來越嚴峻。
圖/視覺中國
隨著人口紅利消失,電商平臺邁入存量競爭時代,而拼多多為代表的下沉電商卻成長為了龐然大物,才讓市場下沉的發(fā)展路線被廣大電商平臺采納,中小商家作為能夠提供低價商品的重要供貨商,得以再次回歸到巨頭的視野。
但對于抖音、快手等新流量平臺來說,中小商家更是需要去穩(wěn)固和深耕的基本盤。
眾所周知,直播電商方興未艾,每天都會有大量“淘金者”涌入,對于這些入局者,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和重視,是推動平臺直播電商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只是相比于快手,抖音還存在一個問題,那便是:現在的開播主體還不夠支撐起更大的GMV,除了吸引足量的品牌商家入駐,抖音也需要更多的有開播主動性、對平臺有強依賴的“螞蟻雄兵”們,通過他們的高頻開播,來豐富平臺的貨源結構,通過大量白牌、普貨等商品來滿足用戶的多元化消費需求,同時,進一步提升直播UV和看播用戶的轉化。 共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雙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