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方面,則希望通過C2M模式攜手母嬰品牌開啟消費新時代。京東以消費需求驅動生產的華麗升級,具體模式就是根據“90后”母嬰需求,制作需求報告,然后仿真試投、聯系廠商研產、安排京東首發(fā)并進行精準營銷,在過去一年里,京東超市在嬰兒奶粉與嬰兒尿布的B2C銷售市場份額占比超過50%,穩(wěn)居行業(yè)領先地位。
尋求轉機:垂直母嬰電商的夾縫求生
對比第一梯隊在跨境電商、品牌挖掘、用戶定制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第二梯隊的垂直類母嬰平臺只能盡力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
其中,蜜芽延伸產業(yè)鏈,布局線下,如開辟兒童樂園,戰(zhàn)略投資悠游堂,戰(zhàn)略合作美中宜和醫(yī)療集團(婦兒醫(yī)院)等;貝貝網與清華合作探索“社交電商+AI”,同時加入二手交易業(yè)務,打造閑置C2C社區(qū);國際媽咪強化童裝品類,推“童裝免費試穿”,提升用戶消費體驗。
顯然,第二梯隊在紙面實力上與第一梯隊相比要稍遜一籌,不過船小好掉頭,靈活機動也未必不能創(chuàng)造奇跡。從第二梯隊的應變來看,布局全平臺生態(tài)算是最大公約數。在與第一梯隊拼入口不得的前提下,如何轉化私域流量,值得深思。
對此,蜜芽CEO劉楠表示,“連接”和“進化”依舊是她的主線。在圍繞“年輕媽媽品質生活”發(fā)展近8年后,蜜芽從最初的連接跨境母嬰的特賣商場進化到O2O全面布局的新時代。
面對第一梯隊流量壟斷的強勢挑戰(zhàn),蜜芽選擇的方式是會員制+精選品。這是不是母嬰電商的轉機呢?
從母嬰市場的大趨勢上看,二胎政策紅利減小,但剛需依舊存在,中高端市場增長,產品垂直細分加劇,體驗消費場景增加,會員制鎖定私域流量,社交電商催生半熟人經濟。
購買力方面,線上人均消費僅為線下購買的1.2倍,還有增長空間。渠道方面,一二線城市和三線以下的城市,0~3歲的嬰兒人口的數量是1:1.5,下沉還是主流。投資方面,去年早幼教(配套服務、素質教育、幼兒外語)投融資有117起,數量和金額分別占比49%、54%。
其次是母嬰新消費產品與服務(奶粉、輔食、奶瓶、濕巾)有49起,很多細分領域的母嬰品牌得到資本的認可。再次是母嬰新零售(連鎖零售、B2B平臺、社交電商)有29起。此外,孕產兒科醫(yī)療領域投融資有23起,母嬰內容產業(yè)有18起。
行業(yè)洗牌:殘酷的代價與反思
數據顯示,中國是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孕嬰童產品消費大國。截至2018年末,中國母嬰家庭群體規(guī)模達到2.9億,母嬰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超過3萬億元,并將以每年新增300億元的規(guī)模高速增長。
雖然總體趨勢向好,但是過去幾年,荷花親子關閉、紅孩子賣身、蜜淘突然消失、母嬰之家跑路,也讓公眾看到了行業(yè)洗牌的殘酷性。特別是根據新浪育兒調查顯示,70.32%網友在電商平臺遇到了母嬰產品質量問題,也讓平臺對于打假警鐘長鳴。
在這個背景之下,對于蜜芽、貝貝網等母嬰垂直電商平臺,在探索線下業(yè)務的時候,亟待解決的就是在服務、硬件、管理等方面的漏洞。尤其在運營上要避免業(yè)務重心過于分散等問題。線上大數據的用戶畫像明確,品牌定位清晰,但是往往布局線下生態(tài)時容易求全走偏。
在社區(qū)社交方面,母嬰平臺要進一步探索媽媽用戶群體的改變,關注經濟壓力導致不愿生育、素顏黑眼圈小贅肉的單客消費、親子節(jié)目廣告植入效應等需求。
同時,針對“85后”、“90后”、“95后”等群體的多元需求仍需細分,在向全家庭成員延伸時也要揚長避短。在渠道下沉三四線城市時,還要針對實際消費狀況,調整主攻方向與運營策略。建立長期高效的產品維權誠信機制,讓消費者買得放心用得安心,讓賦能措施真正落實在品牌口碑之上。
按照羅蘭貝格調研報告預測,中國的母嬰市場將在2020年達到35799億元。CBNData也顯示,超過1.3萬億市場規(guī)模的母嬰行業(yè),未來全渠道的增長速度將超過11%,其中線上增長更將達到24%以上。只有三大梯隊能夠成功轉型,行業(yè)亂象能夠盡快解決,中國的母嬰市場才有未來。
。▉碓矗轰\刻度 麥柯)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母嬰電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