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在上海試點8個月后,盒馬將“時令鮮”這個品牌向全國發(fā)布。
自此,盒馬的擴張策略從克隆轉(zhuǎn)向“因地制宜”。過去大海鮮“一招鮮”的戰(zhàn)術升級了,今后必須以源源不斷的新商品吸引客流,形成持續(xù)的競爭優(yōu)勢。
這正是盒馬CEO侯毅為盒馬定下的2019年目標之一。
截至目前,盒馬已開出150家門店、進入中國20座城市,貫穿南北,消費者飲食習慣迥異。要連續(xù)24個節(jié)氣推出不同的時新產(chǎn)品,難度不小。而此次盒馬授牌的500家直采基地,正是撐起盒馬“時令鮮”的供應商。
不久前,中國連鎖經(jīng)營協(xié)會發(fā)布《2018中國快速消費品百強》榜單。在一眾老牌連鎖超市中,成立僅4年的盒馬,以140億的年銷售額沖到第18位,銷售額增長率達到300%,是唯一增速達到三位數(shù)的企業(yè)。

侯毅轉(zhuǎn)發(fā)了這條消息,并配文:“給我十年時間,10000億的夢想,成就中國零售人的夢想。”
21小時,從牧場到餐桌
2018年雙十二,紐瀾地一款牛肉單品沖到盒馬銷量榜第一,紐瀾地何牛總裁李震興奮得一宿沒睡著。
紐瀾地何牛的董事長郝紅貞介紹,紐瀾地黑牛引入日本神戶和牛的養(yǎng)殖方法,黑牛們吃大豆、麥片,喝啤酒、聽音樂,牛肉有股奶味、入口即化,“只要吃一次就忘不了。”
但這鮮有時效性。春夏保鮮期5日,秋冬7日,儲存溫度0-4℃。
紐瀾地的日常運營是這樣的:
每天中午12點,接到盒馬的訂單后,紐瀾地開始生產(chǎn)、切割;當天零時從山東發(fā)貨,00:20發(fā)上海,接著是杭州、武漢、南京等,距離較近的北京則是早上8點發(fā)貨,所有貨品一般當日下午進入盒馬倉庫。

一款紐瀾地牛肉的運輸過程
負責盒馬生鮮采購的文魁介紹,紐瀾地牛肉從出廠到上架盒馬,一般21個小時內(nèi)完成。為保鮮,運輸幾乎是爭分奪秒,裝車的時間都要控制得十分精確。有時,透過物流車的GPS信號發(fā)現(xiàn)車輛在某段路稍有延遲,文魁就會在雙方的群里開始“奪命催”。
20多個小時,牛肉跋涉千里。若司機為省油中途關掉制冷,肉就廢了;若路途不順無法按時到倉,第二天消費者就買不到了。
因此,李震說,紐瀾地決定投入巨資自建物流公司,因為目前國內(nèi)還沒有第三方公司能滿足這樣的運輸條件和運輸時間。
在進入盒馬之前,成立不過幾年的紐瀾地名不見經(jīng)傳。2017年開始,紐瀾地專供盒馬,2018年銷售額做到1.2億,今年的目標是5億。
李震透露,紐瀾地已針對盒馬的消費者開發(fā)了50多個SKU,接下來還將供應天貓超市。但紐瀾地基本不考慮非阿里零售渠道,因為“我們的整個鏈路完全是給盒馬量身打造的,不一定適合其他渠道。” 共3頁 [1] [2] [3]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盒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