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wǎng)·新零售陣線 >> 好公司頻道 >> 正文
火了20年的呷哺呷哺,為什么慢慢衰落了?

  這幾年,北京市場逐漸飽和,門店增加有所放緩。然而走出北京談何容易。重慶、四川等地有自己的火鍋喜好,江浙食火鍋講的是聚會和精致,呷哺的全國擴張之路走得頗為辛苦。例如上海市場,12年開了56家店,到2018年不增反減,只剩52家。

  在口碑和開店速度雙重打擊下,卻在短短一個月內,呷哺股價卻從10.5港元附近,跌到最低的8.3港元以下,跌了20%!從2018年7月份最高近18港元算起,一年多以來,呷哺的股價跌幅已經(jīng)超過50%!長青市場口碑下降,向外擴張之路困難重重,在這種情況下,呷哺開始了花樣“自救”。

  03

  股價暴跌背后,“忘本”是致命傷

  這些年呷哺一直沒有停止折騰,試圖撕下自己平價小火鍋的標簽。外觀上呷哺的裝修越來越像網(wǎng)紅快餐店,內部裝修一改原來的流水線風格,加入了更多文化元素,試圖從原有的快餐向輕正餐過渡。

  2016年,呷哺又推出了高端品牌“湊湊”,對標海底撈,進軍高端市場。

  湊湊人均120以上,比海底撈還要高出一截,但無論是服務水平還是品牌美譽度都難以與海底撈相比。湊湊的服務宗旨是“親切有人情味,并且不過多打擾顧客。”這個定位令人不明所以,我去高消費,就是希望得到很好的服務,你不理我怎么還成特色了?知乎上的一句評價簡直扎心:湊湊打完折和海底撈價格差不多,但是就價格比得了海底撈,其他啥都比不上。

  最近還針對年輕一代單人客群對品牌升級,推出新品牌 “in xiabuxiabu”。延續(xù)一人一鍋的小火鍋模式,還加入串串、關東煮豐富了產品種類外,還引入茶米茶,希望通過時下熱門的奶茶帶來流量。年輕化的呷哺,撕掉了原有的標簽后,走上網(wǎng)紅火鍋店的道路,但面臨市場上層出不窮的單人火鍋,它并沒有特別強的競爭力。

  呷哺的這些努力中,湊湊寄托了呷哺去低端化的希望,但消費者卻并沒有那么買單,歸根結底,是“忘本”后的呷哺,也就沒有了核心爆品。呷哺為了從區(qū)域品牌到全國品牌過渡,不斷自我革命,最初的很多標簽都逐漸弱化,比如口味、餐廳形式等特色都慢慢升級,試圖顛覆自己的快餐模式。

  但呷哺的底層邏輯是快,一旦價格低廉、快餐式消費不再是消費者的首選,瘋狂擴張的店面卻也沒辦法在口味和菜品上,保持穩(wěn)定水平,失去市場只是時間問題。丟掉性價比,失去口碑,抹去特色后的呷哺呷哺,還能靠什么角逐海底撈?

  結 語縱觀現(xiàn)在的火鍋市場:有走網(wǎng)紅路子的:像香天下注重新品研發(fā),曾推出風靡一時的奶茶鍋、泡面鍋、榴蓮椰奶鍋,吸引不少人前往打卡,頗有網(wǎng)紅氣質。

  有走單品特色路子的:新辣道-魚頭火鍋、譚鴨血-鴨血火鍋、蛙來噠-牛蛙火鍋、巴奴的毛肚火鍋,能精準對標消費者;有走特色服務路子的:李氏辣度以量化數(shù)值表示辣味強弱,對火鍋辣度精準分級,方便食客;就連海底撈都在不斷強化自己的服務特色,恨不得每隔段時間就因為服務好,上一波熱搜。

  反觀呷哺,因為性價比發(fā)家,卻在產品特色、爆品、服務都不占優(yōu)勢的前提下,強行撕掉性價比的標簽。在火鍋品類多到眼花繚亂的情況下,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在失去品牌的價值錨之后,想憑借之前品牌的口碑,不斷考驗著用戶的品牌忠誠度,無異于自取滅亡。

  在產品忠誠度面前,品牌忠誠度就是個笑話,在沒有新的爆品之前,品牌不能忘本。失去自己的護城河,就是被市場淹沒的第一步。對餐廳來說,一個小小的投訴,很可能會毀了多年辛苦經(jīng)營起來的好口碑。如果呷哺呷哺能夠早在危機初始,就做出措施,可能情況就會大不一樣。

  (來源:微信公眾號“金錯刀” 作者:云搖)

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呷哺呷哺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話】儒學之流變❤❤❤
易經(jīng) | 艮卦究竟在講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謬
大風水,小風水,風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師太重要了❤❤❤
如何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易學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著成功的人,學習成功之道。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jīng),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