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新零售陣線 >> 好公司頻道 >> 正文
法國家樂福入華“淘金”24年 加入“中國籍”

  求生

  ——努力4年,賬面凈資產變負數

  其實賣身之前,日漸式微的家樂福不是沒想過改變。

  為彌補國內采購和供應鏈不足,2015年3月起,家樂福中國集中采購權,重組6個采購中心,后在全國建立6個物流配送中心,對全國門店物流配送實行全面覆蓋,以降低一二線城市的運輸配送成本,提高三四線城市的商品種類,改善缺貨現象。

  為適應用戶消費習慣,吃上線上零售這塊“大蛋糕“,家樂福中國2015年上線了電商業(yè)務“家樂福網上商城“。除了自建電商平臺外,2017年起,家樂福與美團、餓了么及百度外賣等展開合作,推出1小時送貨服務。家樂福還向小型零售發(fā)力,開出了便利店“家樂福Easy“。

  2018年5月,家樂福與騰訊合作,在上海推出中國智慧零售旗艦店Le Marche。同時,加強對現有門店的改造升級,與國內外知名品牌合作開拓“店中店“模式。并讓“廚房“進賣場,推出“極鮮工坊“等。

  2018年10月,家樂福又“牽手“京東到家,百余家樂福門店入駐京東到家。近日,家樂福還宣布與京東物流展開合作,后者將為家樂福提供跨境進口、清關、分揀、配送等物流服務。

  但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收獲理想的結果。

  家樂福中國2018年財報顯示,2018年營收為299.58億元,同比下降7.67%;繼2017年歸母凈虧損10.99億元后,2018年歸母凈虧損達 5.78億元。根據蘇寧公告,家樂福中國賬面凈資產為負,其2018年歸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19.27億元。

  家樂福解釋公司在中國業(yè)務賬面凈資產為負的主要原因時稱,近年來線下零售業(yè)態(tài)受到互聯(lián)網的沖擊,雖然積極應對,但仍帶來了階段性的經營虧損。

  賣身

  ——剛與國美戰(zhàn)略合作,卻賣給了它的老對手

  “家樂福中國在運營和盈利上出現了很大的問題。”食品產業(yè)分析師朱丹蓬表示,法國家樂福剝離中國業(yè)務可說是必然的選擇。

  在蘇寧易購發(fā)布收購公告前,家樂福就曾屢次傳出“賣身”的消息。

  2018年1月23日,家樂福宣布騰訊與永輝將對家樂福中國進行潛在投資,且家樂福與騰訊已達成在華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當時曾有行業(yè)人士就大膽預測,騰訊與永輝或聯(lián)手吞下家樂福中國。

  2019年,家樂福中國賣身傳聞再次傳出。緣于4月10日,家樂福中國宣布與蘇寧的競爭對手國美達成戰(zhàn)略合作,其全國200余家門店中的電器區(qū)域交由國美來運營,預計7月底前完成200余家門店的改造。

  最終,沒想到的是,家樂福中國卻將命運的主動權交到了國美的“老對手”蘇寧的手上。

  蘇寧宣布收購家樂福中國后,永輝超市6月24日晚間公告稱,“公司決定終止投資家樂福中國的談判。”而家樂福與國美的合作能否繼續(xù),一切還是未知數。

  唯一能清楚的是,家樂福集團借助交易,扔掉一塊燙手的“山芋”。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江南北(武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高攀稱,收購有利于蘇寧吸收家樂福中國線下運營經驗,完善其線下零售網絡布局,提升其大快消品類O2O市場競爭力,豐富其零售場景、零售模式和零售業(yè)態(tài)。

  同時,他認為,蘇寧立體物流配送網絡以及技術手段與家樂福有機結合,有利于降低采購和物流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與盈利能力。

  傳統(tǒng)商超被收購,家樂福不是第一家,也不會是最后一家。近年來外資連鎖超市由于經營情況不佳,尋求“外援“已成常態(tài),沃爾瑪攜手京東,樂購納入華潤,歐尚業(yè)務也被大潤發(fā)接管。

  “阿里入股大潤發(fā)、騰訊聯(lián)手永輝、蘇寧收購沃爾瑪中國,新零售和傳統(tǒng)商超的‘聯(lián)姻’還會繼續(xù)。”有行業(yè)人士如此表示。

  來源:中新網客戶端 謝藝觀

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家樂福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