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長安汽車(000625.SZ)復牌,并公布了歷時一個月重新調整的2016年新版定增預案:擬籌資20億元投入“長安汽車乘用車建設項目”和“長安汽車發(fā)動機產能結構調整項目”。稍加留意不難發(fā)現,上述兩項目在2015年的預案中定增資金總額高達60億元,縮水2/3。
就在長安定增計劃縮水之前,長城汽車(601633.SH))曾發(fā)布的針對新能源項目的168億元定增計劃,在幾經波折之后也最終流產。
接連兩份遭遇阻礙的定增計劃背后,是資本市場發(fā)生的強烈波動使然。而在定增計劃大打折扣后,原本兩家自主汽車企業(yè)歷經幾度考量制定的戰(zhàn)略規(guī)劃也將難以避免地受到影響。
突如其來
2014年4月23日,長安汽車發(fā)布公告,擬向中國長安以及包括北京物源股權投資管理、招商財富資產管理等在內的10名特定對象增發(fā)約3.21億股,募集資金約60億元用于乘用車建設和發(fā)動機產能結構調整兩個項目,發(fā)行價為18.70元/股。
除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中國長安外,10名定增對象中的自強振興壹號、自強振興貳號、自強振興叁號、自強振興肆號的合伙人同樣為長安汽車的管理層及核心人員。
時隔不足一個月,長安汽車的定增計劃就通過了審批。去年5月20日,長安汽車發(fā)布公告披露,已收到國務院國資委有關批復函件,原則同意公司本次非公開發(fā)行A股股票方案,并同意中國長安集團以24億元現金參與認購。
而在今年3月31日,長安汽車經歷一個月停牌之后,發(fā)布的2016年新版定增預案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籌資金額上的變化是最明顯的,從60億元直接砍到了20億元,縮水2/3。”民族證券分析師曹鶴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
除此之外,相比2015年版定增方案中包括控股股東在內的10名定增對象,2016年版定增方案中只有中國長安一家。不僅如此,原方案中擬以18.70元/股的固定發(fā)行價,也在新版本中變?yōu)榱?ldquo;按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90%”。
幾乎已是板上釘釘的“自家事”,為何突然發(fā)生這樣的變化?從先后兩個版本的定增方案中或許已能看到一點端倪——定增價格從固定改為更靈活的方式,這就使從審批到發(fā)行的階段,得以避免因為股價大幅波動帶來的影響。而在曹鶴看來,發(fā)行人數量的改變,亦在客觀事實上取消了除中國長安外的發(fā)行人參與。“定增價格改變和發(fā)行人數量改變、資本市場的低迷走勢有一定關系。”
低迷所致
正如曹鶴所言,資本市場的低迷走勢,與定增計劃縮水不無關系,遭遇股價低于發(fā)行價的定增,顯然是得不償失的。截至長安汽車停牌前的3月2日收盤,公司最新股價為14.34元/股,與舊版本方案中制訂的18.70元/股的發(fā)行價相差甚遠。
“資本市場走向發(fā)生變化時,更改定增計劃的情況很常見。”曹鶴坦言。 共2頁 [1] [2] 下一頁 長安汽車被指小毛病太多說不完 去年投訴比例居首 長安汽車光鮮背后存頑疾:銷量下滑質量投訴陡升 長安汽車一年九次內召回 亟待啃下質管 “硬骨頭” 長安汽車一年內8次召回:急速擴張留下后遺癥 長安汽車一年內8次召回:急速擴張后患上富貴病 搜索更多: 長安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