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家都喜歡Labubu,但每個人也都有自己不同的喜好。”杭州的改娃師月月透露,有的人喜歡Labubu“壞”一點,就會想給Labubu身上加一些街頭元素,比如耳朵上加個耳釘,臉上加點小紋身;有的人喜歡Labubu更“甜”一些,就會想把它身體換成真兔毛的,或者給它改個顏色;有的人還會有些其他的要求,比如給Labubu做一個“卡戴珊”款的翹臀,給Labubu換個不同款式的眼睛……

海外社交平臺上,給Labubu做翹臀的教程
在某一種程度上,改娃,相當于對一個IP進行了二創(chuàng),還代表了玩家的審美和創(chuàng)意,但改娃往往也能很好地融入整個潮玩生態(tài)之中,一些優(yōu)秀的作品甚至能變相宣傳某個IP。
根據(jù)改造難度的不同,月月的收費在50—300元,甚至更高。初級的改造,可能只是簡單換個造型,更“高級”的改造,則需要改娃師把Labubu一點點拆開,再根據(jù)玩家定制的風格去重新上妝、縫合,實現(xiàn)玩家個性化的需求。
早在Labubu爆火之前,月月就已經(jīng)是一位改娃師了,她接過不少改娃的單子,除了泡泡瑪特旗下的IP系列,她還改過一些迪士尼旗下的娃娃,“大家都是為了把娃養(yǎng)得更好,本質就是要更有個性,彰顯自己的風格,改了才是獨一無二的”。
03
繞不開泡泡瑪特的生意
“目前看來,Labubu的改娃需求還沒有特別高。”月月表示,市面上比較出名的IP玩偶、潮玩,基本都有改娃的需求,就泡泡瑪特而言,改娃最多的可能還是molly和Skull Panda這兩個IP。
在月月看來,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因為Labubu火的時間還不夠久,在她看來,一般改娃都是比較資深的玩家,改一個娃花的精力、時間和費用也不低,“不是真愛基本不會想到改娃”;二是因為Labubu的毛絨材質略有所不同,會讓一些人覺得操作空間比較;三是因為Labubu現(xiàn)在供不應求,而且溢價太高,一些人想改但是“無娃可改”,另一些人則是舍不得改,“畢竟這現(xiàn)在是一個‘理財產(chǎn)品’了,你不改可能值七八百塊,改了可能都沒人愿意買了”。

社交平臺和二手交易平臺上的泡泡瑪特改娃
供不應求和二級市場的溢價,是最近圍繞在Labubu身邊的關鍵詞。
就連收藏了幾百個Labubu的小陳都感概今年Labubu價格的變化,“我收集Labubu可能花了3—4萬元,但現(xiàn)在,光我手頭的大娃,一個的價格可能就升到1萬元。這兩個月Labubu價格一直在漲,所以我自己都沒買過了”。
Labubu日益凸顯的社交貨幣屬性,讓它從曾經(jīng)的小眾IP走向大眾視野,也帶來了供不應求和二級市場溢價,催生了各路圍繞著Labubu衍生而出的生意,和一條自上而下的產(chǎn)業(yè)鏈。
產(chǎn)業(yè)鏈的最上游,自然是泡泡瑪特,而對于這些衍生而出的生意能火多久,各路玩家也有著不同的看法。
“現(xiàn)在海外的娃衣生意已經(jīng)有點做不下去了。”阿羅表示,之前他就看有其他做海外市場的人說泡泡瑪特投訴了一批賣Labubu娃衣的人,“不能用Labubu做標題引流,圖片上也不能出現(xiàn)Labubu”。
在國內,娃衣生意也正越來越不好做,阿羅表示,現(xiàn)在娃衣價格越來越低已經(jīng)是次要問題,還有個問題就是工廠發(fā)不出來貨,“娃衣供不應求。很多工廠自己既做C端生意,也做海外生意,供貨也是優(yōu)先大客戶和早期下單的客戶,有些一周都發(fā)不出來貨,只能退款了”。
月月和小陳的看法則有些類似,在月月看來,改娃的需求會一直存在,只是需求多少的差別,“說不定以后玩家多了,改娃的也多了”;小陳也覺得租借生意可以長期持續(xù),有需求就有市場,“很多人會覺得Labubu貴,出租便宜,那他們就會有需求,這就和租車、租大疆pocket3一樣”。
隨著熱度,Labubu經(jīng)濟已然有了自我進化能力。
當玩家買不到自己心儀的款式,想要打造獨一無二的Labubu,立刻出現(xiàn)復刻娃衣、改娃服務;當企業(yè)需要短期展示道具,需要布景,租賃服務迅速補位。而這些衍生而出的下游生意能持續(xù)多久,是否火爆,看的依舊是上游泡泡瑪特對于一個IP的運營能力,最后穩(wěn)賺不賠的,也依舊是手握IP的泡泡瑪特。
來源:電商在線 王嶄 共2頁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