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餐網 景雪
從甜甜蜜蜜到公開反目,又有餐飲品牌和加盟商鬧掰了!
最近,濟南近40家“電廠二板面”集體更名為“朱婆婆甜沫板面”引發(fā)關注。這樣一起更名事件也將“電廠二板面”品牌方與加盟商的矛盾暴露于公眾視野。
品牌方與加盟商互相推諉、互相指責,活脫脫一部“宮斗”局,而這還只是餐飲品牌與加盟商矛盾激化的冰山一角。
近40家門店集體改名,
加盟商與品牌方撕破臉
綜合山東當地媒體“新黃河客戶端”“齊魯晚報”的報道以及網絡上的一些公開信息,我們大致梳理了這起改名事件的經過。
事件中涉及的餐飲品牌為“菏澤電廠二板面”(下稱電廠二板面),紅餐大數據顯示,目前該品牌有近50家門店。
據悉,2021年,創(chuàng)業(yè)者朱立葉加盟了電廠二板面,在濟南開出首家門店。此后4年,朱立葉所開設的“電廠二板面”店達到近40家。
但在加盟開店的過程中,朱立葉與電廠二板面品牌方逐漸有了嫌隙。朱立葉表示,品牌方的加盟費從最初的15800漲到18800,最后直接飆到了39800,后來還要求她繳納“大幾十萬”的保證金,這讓自己十分惱火。
另外,朱立葉強調,品牌方在實際運營中缺失,除了給予“電廠二板面”的品牌商標使用權外,幾乎未提供其它實質性的支持,這讓她有種“養(yǎng)了四年的孩子被人偷走”的感覺。
而品牌方則表示,因為發(fā)現(xiàn)朱立葉的門店為了降低成本,將品牌方底料與其他的行家底料混合使用,故而要求朱立葉繳納保證金,以確保底料100%從菏澤總店發(fā)貨。
2024年12月,在拒絕了品牌方的保證金要求后,朱立葉方最后一次向品牌方采購了料包(僅夠支撐門店使用15-20天),此后便停止向品牌方采購核心料包。
今年1月起,朱立葉陸續(xù)將旗下門店門頭全部更換成“朱婆婆甜沫板面”,并啟用自主研發(fā)料包。
3月,電廠二板面品牌方向朱立葉發(fā)出了律師函,5月初又發(fā)了解約函,并提起訴訟。品牌方表示,朱立葉方將旗下門店全部更換門頭為“朱婆婆甜沫板面”,并使用“品牌升級”等宣傳語屬于“變相貶低菏澤電廠的板面”的行為,構成了違約。
而朱立葉方則解釋,更名是因品牌方多次威脅“斷料摘牌”,為避免三百多名員工失業(yè)和重大經濟損失的“迫不得已”之舉。并對品牌方短期內三次提高加盟費的做法提出了質疑,認為對方是想借她在濟南打響的品牌熱度“順勢再割一波韭菜”。
朱立葉方在最新的回應中也提到,團隊在準備提起反訴,希望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雙方各執(zhí)一詞,互相指責,到底誰對誰錯,目前看來,仍是一場理不清的迷局。
友誼的小船,是如何說翻就翻的?
事實上,近些年,伴隨餐飲加盟模式被越來越多餐飲企業(yè)接納,品牌和加盟商之間的分分合合,吵吵鬧鬧,已不罕見。
比如,賢合莊。曾頭頂明星光環(huán),吸引了大量加盟創(chuàng)業(yè)者,全國加盟店一度達到800多家。但在后期發(fā)展過程中,其加盟店管理、經營方面的問題屢屢被曝光。有加盟商將賢合莊告上了法庭,還有加盟商直接去到賢合莊總店門口維權,要求品牌歸還血汗錢,給個說法。
還有奶茶品牌天然呆,曾多次因“特許經營合同糾紛”被起訴,與加盟商“對簿公堂”。
即便是像漢堡王這樣的快餐巨頭,也曾深陷與加盟商的糾紛。去年,多位加盟商指控漢堡王運營成本過重,無法兌現(xiàn)回本承諾。同時還存在配送劣質食品,不合理處罰等多種問題。“漢堡王與加盟商簽訂霸王條約”詞條,一度登上熱搜。
拋開那些為了割韭菜的惡意快招不談,總體來看,餐飲品牌與加盟商的矛盾集中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雙方就回本周期、利益分成產生爭議。
絕大部分連鎖餐飲品牌對外招商時會給出一個回本周期數據,以此讓加盟商對加盟投資的回報率有直觀了解。更快回本,更高投資回報率也是很多加盟商選擇品牌的重要指標,甚至是唯一指標。
但市場一直在變,現(xiàn)實經營遠沒有想象中美好。近幾年,餐飲業(y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供給過剩、價格戰(zhàn)慘烈,門店盈利的難度加大,投資回本的周期也會變長。再加之,一些連鎖品牌會收取較高的加盟費、管理費等,導致加盟商實際利潤空間變小。加盟商的真金白銀大量消耗,其必然會將矛頭指向品牌方,由此埋下沖突的種子。
共2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