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換帥背后,“鴨貨一哥”壓力不小
翻看“鴨王”近年來成績單,或許能更好理解周黑鴨所說的“公司正處于重要的戰(zhàn)略變革時期”。
2016年周黑鴨搶跑上市,2017年凈利潤達到了7.6億元,也被業(yè)內稱為“鴨王”。然而,從2018年開始,周黑鴨的業(yè)績迎來轉折點,進入下滑通道。尤其是2022年,凈利潤僅有0.25億元,同比大幅下降了92.62%。

△圖片來源:周黑鴨財報
2023年,在消費市場復蘇的背景之下,周黑鴨的業(yè)績也迎來了增長,營收27.44億元,同比增長17.1%;凈利潤1.16億元,同比增357.1%。不過,27.44億的營收仍不及2019年以前的31.86億高光,1.16億元的凈利潤也沒有達到張宇晨定下來的2億元目標。
為了重回增長軌道,周黑鴨近年來也進行了一系列的嘗試探索,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比如為了加快拓店步伐,周黑鴨曾推出單店特許經(jīng)營2.0輕盈版,降低投資者門檻,并試圖下沉到縣域市場。
2023年,在武漢舉辦的首屆特許商峰會上,周黑鴨曾表示,預計2023年總門店數(shù)將達到4500家左右,并在未來5年實現(xiàn)“百城、千縣、萬店”的目標。
但過去一年,周黑鴨總門店數(shù)達到了3816家,自營門店與特許經(jīng)營門店數(shù)量分別為1720家和2096家,與4500家的目標差距明顯。也被同賽道的競爭對手甩開身段,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紫燕百味雞門店達6205家,絕味鴨脖的門店數(shù)15950家。
為了迎合當下的消費趨勢,周黑鴨也在不斷調整產(chǎn)品線,進一步下探價格。
比如2022年開始,周黑鴨對原有品類進行拓寬,上線蝦球系列產(chǎn)品,試圖將小龍蝦蝦球打造成新的大單品。根據(jù)周黑鴨財報,2023年上半年,周黑鴨新品類蝦球系列銷售額超1.2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為8.5%左右。
近兩年,被消費者吐槽高價的周黑鴨,也在悄悄降價。
2023年9月起周黑鴨推出了9.9元-14.9元系列產(chǎn)品,嘗試拓展中低價格帶的產(chǎn)品。根據(jù)2023年財報,周黑鴨全年客單數(shù)同比增長超20%,14.9元及以下產(chǎn)品月均銷售額占比約17%。
今年5月,一向以“氣調鎖鮮包裝”為傲的周黑鴨,宣布全面鋪開“鎖鮮&熱鹵/散鹵二合一門店”戰(zhàn)略,這也意味著它試圖以更便宜的散稱占領更多的消費市場。
新京報報道,截至5月底,周黑鴨在湖北省內已有62家門店實踐該模式,并籌備在后續(xù)拓展至更多地區(qū)。
散鹵產(chǎn)品較鎖鮮裝便宜了不少。比如,散鹵中經(jīng)典鴨脖57.8元/500克,折合0.117元/克,鎖鮮裝售價為39.9元/300克,折合0.133元/克。每克價格便宜了0.016元,每500克便宜了8元。
借助熱鹵,周黑鴨則希望進一步拓寬消費場景,紅餐網(wǎng)注意到,部分周黑鴨門店還設置了堂食區(qū)域,供消費者在店內就餐。
目前其招牌熱鹵產(chǎn)品,除了按個、按斤售賣外,還推出了約10種現(xiàn)拌套餐和熱鹵套餐,定價在15.8-29.8元之間。
小結
周富裕再次回歸,釋放出了周黑鴨重要變革的決心,對于“鴨貨一哥”而言,在當下的消費市場和鹵味江湖中,如何找準自己的差異化定位,我們且待觀察。
來源:紅餐網(wǎng) 周沫 共2頁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