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職業(yè)餐飲網(wǎng) 焦逸夢
四五十元一碗的面,賣不動了!
消費降級的寒意平等地滲透到每一個餐飲品牌,和府撈面也不例外。
為迎合市場,它主動進行大降價,把一半產(chǎn)品的價格降到30元以下。并且,同時啟動聯(lián)營和赴港上市計劃、出海計劃。
這一系列大刀闊斧又常見的動作背后,表明和府撈面正在掉轉方向,試圖走一條全新的路。問題是,這條路它能走通嗎?
01
享受了10年“消費升級紅利”后,
和府撈面“調(diào)轉方向”
成立于2013年,主打“書房里的面”,和府撈面一度俘獲了一眾一線城市消費者的心,那時,一碗面賣四五十元,消費者也“甘之如飴”。
只是,和消費升級一起應運而生的和府撈面,面對如今的時代更迭,其生存的商業(yè)邏輯也已悄然生變。
變,成了擺在和府撈面面前的頭等大事。
1、大降價,50%產(chǎn)品降到30元以下
首先,便是大降價。
以前,和府撈面的客單價在45元左右。
如今,和府撈面的價格帶從20多元延伸至108元,20元到30元的會員價產(chǎn)品占比50%,且將來這一價格帶會進一步擴容。價格總體降幅在30%左右。
消費降級下,大眾餐飲這種高頻剛需的民生項目很難往上走,往下走是趨勢使然,也是唯一的選擇。
2、“開放聯(lián)營”進行下沉,3年要開2000家店
早在2018年,和府撈面就曾喊過2023年后要開出1000家直營店的目標,目前只有500多家直營店,未能達成目標。
2022年,和府撈面也曾在全國招募合伙人,只是如今合伙門店數(shù)是個位數(shù),也不太成功。
和此次大降價一起到來的是,和府撈面對聯(lián)營模式的全力推進。
2024年,和府撈面要正式開放“聯(lián)營模式”,聯(lián)營店類型傾向于小面積店,采用類直營、全托管、共風險的模式。到2026年,和府撈面集團要開出2000家和府撈面門店,超1500家阿蘭家牛肉面。
和府撈面創(chuàng)始人李學林稱:“我們要下沉,下沉到2000+個縣級單位;我們要深布局,加密城市的門店網(wǎng)絡。”
和府撈面寄希望于聯(lián)營進行拓張,多開店才能提高供應鏈使用率,才能推進“新故事”。
3、啟動在港上市計劃,準備在香港開首店
資本曾一股腦涌進面館賽道,和府撈面2021年獲得8億元的E輪融資,估值70億,一時風頭無兩,但此后,最新的融資信息停留在2022年8月。
2023年年初,和府撈面被曝資金緊張、高管出走、裁員降薪、拖欠供應商款項。2023年7月,和府撈面的投資方絕味的公告顯示,和府撈面3年累計虧損超7億。
據(jù)媒體報道,和府撈面近日啟動在港上市計劃,以及在籌備香港首店。
一邊面臨虧損,一邊沒有新的融資進來,和府撈面要繼續(xù)擴張,需要解決資金問題,聯(lián)營是一條路,上市則是另一條路。
02
大降價背后是下沉,這條路它跑得通么?
從經(jīng)營動作來看,和府撈面主要還是希望通過大降價和聯(lián)營,去做下沉市場。畢竟“拼多多新王”和蜜雪冰城的故事,均驗證了下沉市場的潛力。 共2頁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