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嚯咱老北京真地道”是探店網(wǎng)紅“牛道”的口頭禪,憑借一口地道的京腔與爽利的風格,他在抖音坐擁170多萬粉絲,但最近他卻翻車了。
在某次探店肯德基新推出的炸醬面時,牛道眉頭一皺:“嚯,這哪炸醬啊,沒法吃啊這個!”
但過兩天他再次來到肯德基時,他卻等不及將面送進嘴里就大口稱贊:“真有媽媽的味道,肯德基的炸醬面那是真地道!”
變臉速度堪稱一絕,也引發(fā)了網(wǎng)友的爭議。不少人指責牛道前腳黑后腳吹,是收了兩份錢;也有人認為探店就是收錢辦事,只能看一樂。
事實上,網(wǎng)紅探店從來都是一門生意。
一條視頻明碼標價,粉絲越高越貴
探店其實并不是什么新鮮的事物。早在微信公眾號剛開始興盛的時代,一大批本地生活類公眾號就已經(jīng)把探店當做了一種常見的廣告形式。
但碎片化信息與后疫情時代與的雙重來臨,讓探店獲得第二春。
后疫情時代,迫切想要出門呼吸新鮮空氣的人們帶動了本地消費服務市場。據(jù)艾瑞咨詢數(shù)據(jù)顯示,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guī)模將從2020年的19.5萬億元,增長到2025年的35.3萬億元,線上滲透率也將由2020年的24.3%,增至2025年的30.8%。
越來越多的人在線下消費前會選擇將探店作為消費參考。小紅書、大眾點評、抖音等各大內(nèi)容平臺也因此搶先布局,利用短平快的內(nèi)容抓住眼球,成了探店的新主場。
本就以“種草社區(qū)”聞名的小紅書上,如今關于探店的筆記已達到1261萬篇,而前一年小紅書上相關筆記的數(shù)量只有109萬篇。

而抖音也推出“抖音探店團”等活動,鼓勵探店達人入駐。例如“浪胃仙”作為頭部美食探店達人,有3618萬粉絲,累計點贊量4831萬;另一位美食網(wǎng)紅“大logo”的累計獲贊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4億。
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與各大平臺的爭相布局,使探店躍上流量風口。作為探店達人,他們是如何賺錢的?
據(jù)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探店的獲利手段主要有三種。
首先是免費置換商家資源,例如你給商家拍條視頻,商家給你免單。但這種方式屬于資源置換,并不能有效變現(xiàn)。
第二種則是商家主動付費找達人做推廣,費用基本由粉絲數(shù)量決定。
通過某營銷服務網(wǎng)站了解到,2018年請網(wǎng)紅探店的市場價是1個粉絲2~5分錢,一般來說一個10萬粉絲的達人,報價大約在2000~3000元左右。而隨著如今探店網(wǎng)紅們競爭越來越“卷”,價格反而有所下降。
第三種則是除推廣費以外,在視頻下方置入團購商家鏈接,根據(jù)訂單的成交量抽取一定傭金,最高可達到20%。
根據(jù)一家mcn公司披露的案例數(shù)據(jù),一個僅6萬粉絲的探店號,一周有4條視頻入選了“抖音團購帶貨榜廣州地區(qū)前十”,團購帶券2500+單,預估帶券傭金2萬。
第二種方式變現(xiàn)穩(wěn)定,第三種收益高,因此也是擁有一定粉絲基數(shù)的探店達人的普遍選擇。
這可以說就是一場各取所需的游戲。線下商家急需恢復因疫情大傷的元氣,探店達人收錢推廣,而平臺也能獲得流量。 共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探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