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wǎng)·新零售陣線 >> 零售業(yè)頻道 >> 正文
“有料”火鍋成新寵,火鍋賽道格局要變?

  撈王火鍋沖刺IPO,海底撈、呷哺呷哺業(yè)績下降,讓火鍋再次成為餐飲界熱門話題。而作為“有料”火鍋的代表,在以“無料”的川渝火鍋為主的火鍋市場邁入紅海競爭的大背景下,撈王的熱度讓更多“有料”火鍋走入大眾視野,同時也可能開啟“有料”和“無料”火鍋品類的新格局。

  一邊是撈王火鍋沖刺IPO,另一邊是發(fā)布半年報的海底撈、呷哺呷哺業(yè)績下跌,連帶股市飄綠;一邊是資本市場認為火鍋依然是價值洼地,另一邊眾多品牌卻因為市場紅海頻頻遇阻;一邊是同時在多地涌現(xiàn)“有料”火鍋品牌“潛力股”,另一邊是“無料”火鍋的消費者吸引力逐漸走低……

  也許,這次火鍋這個萬億大市場正在上演的,不是單一品牌的上市、業(yè)績下降事件,而是背后凸顯的整個品類可能將有的一次結(jié)構(gòu)性調(diào)整,一次品類方向的轉(zhuǎn)型。這恐怕也是餐飲大品類發(fā)展的一個新趨勢、新探索。

  “有料”火鍋沖刺IPO,

  “無料”火鍋頭部品牌業(yè)績下滑

  9月初,撈王火鍋向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一旦IPO成功,撈王將成為繼海底撈、呷哺呷哺之后,中國第三個上市的火鍋企業(yè)。

  主打胡椒豬肚雞的撈王,旗下共有撈王鍋物料理、鍋季、撈王心靈肚雞湯三個品牌,其招股說明書顯示,從2009年在上海開設第一家餐廳以來,共開設了136間餐廳,其中撈王鍋物料理132間,其它兩個品牌各有兩間,門店主要集中在江浙滬地區(qū)。

  2018~2020年撈王的營收逐年上升,由8.71億元上升至11.25億元,而且營收增速明顯快于粵式火鍋的行業(yè)整體增速。

  雖然2020年其利潤有所下滑,但主要考慮是受疫情影響,其2021年上半年財報顯示,營收、凈利潤分別為6.47億元和0.21億元,比2020年同期的4.36億元和0.01億元,有較明顯的恢復。

  同時,由于作為主力的撈王鍋物料理餐廳也是面積在300~700平方米的大店,人均消費也高,雖然翻臺率呈持續(xù)下行趨勢,但客均消費卻連續(xù)幾年上漲。這也是撈王沖刺IPO的底氣所在。

  從撈王目前披露的相關(guān)情況來看,經(jīng)過十余年的發(fā)展,目前的撈王火鍋仍處在上升期,還有潛力可挖,若成功上市,在市場上可能會有更多表現(xiàn)。

  而另一邊,海底撈、呷哺呷哺等的經(jīng)營表現(xiàn)卻不盡如人意。

  海底撈的2021年半年報顯示,雖然凈利潤同比上升110.0%,達到9650萬元,實現(xiàn)同比扭虧,但其上半年平均3.0次/天的翻臺率,較2020年的3.3次/天更低。門店數(shù)翻了近3倍,營收卻只增長了1倍。也就是說,如果海底撈菜品的成本、價格不變的話,其2021年上半年的扭虧,主要是通過門店數(shù)的擴張獲得,現(xiàn)有門店的營收其實是在下降。

  資本市場也表現(xiàn)出了對海底撈的些許擔憂:2020年疫情期間海底撈股價一路逆勢上漲,直至今年一月還曾上升到最高點,但之后卻不斷跌落,直到現(xiàn)在,海底撈的市值已縮水約3倍。

  呷哺呷哺的狀況則更讓人擔憂。

  根據(jù)呷哺呷哺8月對外公布的數(shù)據(jù),預計2021年上半年虧損4000~6000萬元,將關(guān)閉200家虧損門店。其發(fā)布的半年報也顯示,上半年虧損4992萬元,盡管較去年大幅度收窄,但仍未能轉(zhuǎn)虧為盈。

  而且自今年2月起,呷哺呷哺的股價便持續(xù)下跌,到8月24日已經(jīng)跌掉77.2%,另一個不好的消息則是,高瓴資本、摩根士丹利等大牌大股東,都相繼在進行清倉式減持。

  除了這兩個上市“大佬”,不少頭部火鍋品牌都面臨著業(yè)績下滑的壓力。

  知名火鍋品牌小龍坎,剛開始還能繼續(xù)享受網(wǎng)紅的紅利,負面消息對經(jīng)營影響不那么大,但這兩年隨著門店開得越來越多,品質(zhì)多有參差。

  同樣出自成都的蜀大俠、譚鴨血,大火過的潮汕牛肉火鍋、老北京火鍋,也都面臨著消費者興趣度下滑、品牌力逐漸下降的問題。

  無料火鍋刺激點減少,

  消費者興奮點變高

  而這些其實并非單純是品牌的問題,是火鍋市場,特別是以川渝火鍋為主的無料火鍋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一個必然趨勢。

  什么叫火鍋?大概念上來說,只要鍋下(里)點火,一邊加熱一邊吃的就算火鍋,包括川渝火鍋、北方火鍋、粵式火鍋、干鍋等。

  但由于川渝火鍋的崛起、火爆,無意中在市場和消費者認知上,將川渝火鍋變成了火鍋這個大品類的代名詞,雖然之后又有潮汕牛肉火鍋、老北京火鍋等,將火鍋的囊括面進一步拓寬,但目前市場和消費者認知中的“火鍋”,基本都還是集中在無料火鍋上。

  從字面上來看,無料火鍋就是指剛上桌時,鍋底中并沒有可以吃的東西,所有吃食都需要在鍋底沸騰后自行涮燙的一種用餐方式。川渝火鍋、潮汕牛肉火鍋、老北京火鍋等此前市場上大火的品類,都屬于這類。

  由于菜品都是自行選擇、自行涮燙,自由度較高,更容易為消費者接受,無論是喜歡吃肉還是吃菜,喜歡吃豬肉、牛肉,還是喜歡吃下水的,都能在同一口鍋里吃到一塊兒。夠包容、自帶社交屬性,正是以川渝火鍋為主的無料火鍋最初火起來的原因之一。

  但由于鍋底、調(diào)料的相對固定,久而久之,無料火鍋也面臨新鮮感喪失的問題。特別是當川渝火鍋、潮汕牛肉火鍋等得到市場正面反饋后,發(fā)展、擴張異常迅速,讓整個品類快速走向了同質(zhì)化競爭。

  盡管消費者仍對火鍋抱有極大的熱情,需求依然旺盛,但由于不少品牌的菜品、口味差距都不算大,周邊火鍋店也不少,消費者希望有更多嘗試,品牌的忠誠度便不斷下降,導致火鍋品牌的業(yè)績相對下滑。

  盡管諸多品牌不斷從菜品種類(比如不斷有鹵菜火鍋、燒菜火鍋等細分品類出現(xiàn),推出免費甜品等)、點菜形式(比如小份制)、擺盤、視覺、裝修、服務等各個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還有各式營銷活動、跨界聯(lián)動等,但由于后端產(chǎn)業(yè)鏈、供應鏈,隨著火鍋品牌、門店的快速發(fā)展而不斷完善,各式微創(chuàng)新能被快速復制,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同質(zhì)化問題。

  加上資本近期對餐飲的瘋狂投入,讓諸多餐飲品牌的熱度持續(xù)上漲,各種營銷方式層出不窮,在目前“誰在社交媒體聲音大,誰就能占領(lǐng)市場”的情況下,消費者的興奮點不斷被拉高,本身新鮮感降低、消費者審美疲勞的無料火鍋,品牌,一方面要對抗內(nèi)卷,另一方面還要抵御其他品類的沖擊。

  有料火鍋成市場新寵,

  火鍋要現(xiàn)新格局?

  而在沖擊無料火鍋的品類中,就有來自火鍋本身的品類——有料火鍋。

  相對無料火鍋,有料火鍋便是上桌時鍋中不僅有鍋底,也有吃食,后續(xù)還可以不斷在其中像川渝火鍋一樣,加入各種菜品進行涮燙的火鍋。

  從性質(zhì)上來說,有料火鍋更偏向大火鍋方向,只要鍋下點火加熱,便是火鍋。

2頁 [1] [2] 下一頁 

關(guān)注公號:redshcom  關(guān)注更多: 火鍋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guān)注『書仙笙』:結(jié)茅深山讀仙經(jīng),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