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股權「搖錢樹」
這顯然是一次不合時宜的股權交易。
2017年7月27日,星巴克與統一突然聯合宣布:星巴克將以約13億美元現金,收購星巴克華東市場合資企業(yè)(上海統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的剩余50%股份,這是星巴克迄今最大的一筆收購協議。通過此次收購,星巴克將取得在江蘇、浙江和上海共約1300家門店的100%所有權。
根據星巴克剛剛發(fā)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財報,中國及亞太地區(qū)營收為8.4億美元。其中門店數量為2800家,相當于一個門店能賺30萬美元,而星巴克全球平均一個門店能賺27萬美元。換句話說,星巴克中國市場的獲利能力,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
統一此次出售星巴克的股份,在外界看來非常反常。
早在1999年,星巴克進入中國市場時,便把香港和廣東的代理權授予了香港美心集團;北京、天津為主的北方地區(qū)授予了北京美大咖啡有限公司;把臺灣和江浙滬的代理權先后授予了臺灣統一集團。
星巴克選擇統一的原因是看中其「統一超商」成功的連鎖經營經驗,希望可以直接復制到咖啡連鎖店上。進入臺灣地區(qū)后,星巴克持續(xù)虧損了3年,但上海的情況卻非常理想,僅僅用了1年的時間,上海星巴克便收入了近6000萬元。而18年后的今天,這一數字變成了9.21億元。
不過,這樣優(yōu)秀的增長成績,以后可能和統一沒什么關系了。
行業(yè)的困境、主營業(yè)務的下滑以及不斷失去的渠道,最終讓星巴克放棄了這位合作近20年的伙伴。針對這樣的決定,統一董事長羅智先尷尬的回應道:「主要考慮全世界咖啡市場未來的蓬勃發(fā)展,我們在思考組織、資源上要更專精、更有一致性!
最后

新上任的統一中投總經理劉新華
統一的衰退只是快消品行業(yè)變革的一個縮影,他們都在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消費者正越來越難以取悅。
20多年來,這個行業(yè)見證了國家最為奇妙的一段變化過程。人們可能會懷念打工時的方便面和回家的綠皮火車,但絕不愿意再回到那個落后而又嘈雜的時代。在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這些曾經大紅大紫的商品,可能只會成為大家偶爾懷舊的道具。
巨頭們的日子也沒好過多少,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推出了小瓶裝,卻依舊沒能挽回失去的市場份額。無數的小品牌開始涌現,鮮榨果汁、奶茶和咖啡等現制飲品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歡迎。但它們又能紅多久,沒人知道。
新品多、競爭大、消費者缺乏忠誠度和健康養(yǎng)生大行其道,方便面早已不再「方便」,可口可樂也變得不再「可樂」,一切似乎都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
留給統一的時間,可能不多了。
(來源:虎嗅網 快刀三俠) 共3頁 上一頁 [1] [2] [3] 方便面巨頭冰火兩重天 康師傅凈利增五成統一降三成 方便面角逐后半場 康師傅半年掙103億是統一3倍 中國方便面市場25年暗戰(zhàn):康師傅慘勝,統一不玩了 統一集團換帥未解業(yè)績頹勢 未來押寶高端方便面市場 統一再陷業(yè)績泥潭:一年裁員4000 部分工廠旺季停產 搜索更多: 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