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陳舞雩(筆名)沒想到,在疫情帶來的超長假期里,他靠著在知乎上發(fā)表文章,月入四萬余元,創(chuàng)下了他內容付費分成的紀錄。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困住了市民外出的腳步,不少線下實體商家遭受重創(chuàng)。宅在家中的人們不得不將注意力轉向線上,不少線上經濟迎來爆發(fā)式增長,這其中也包括內容付費。作為一名駐站作者,陳舞雩在這股風潮中感受了一把內容付費的春天。
網上碼字打發(fā)宅居時光
還在上大學的陳舞雩創(chuàng)作始于一次讀書筆記。“我讀書有個習慣,就是習慣寫下一些讀書筆記、讀后感,感覺只有這樣讀完的書才不會忘。”兩年前,陳舞雩重讀《論語》,并寫下一篇篇讀書隨筆。在他筆下,嚴肅板正的歷史變得鮮活生動起來,孔子成了一個接地氣兒的老頭,徒弟顏回則被稱為“一個安靜的美男子”……
“寫了之后覺得放著也是放著,不如發(fā)到網上,還能大家一起討論。”陳舞雩把隨筆發(fā)到網上,其詼諧幽默的筆觸一下子收獲了大批關注,還有編輯聯(lián)系他要把隨筆出版。由此,陳舞雩開啟了自己的網上碼字之路。
陳舞雩獨特的文風漸漸在知乎上收獲一批讀者,并成為知乎鹽選專欄作家。今年2月,疫情突發(fā)讓放寒假的他困在了西安老家。“學校延遲開學,我?guī)缀踝悴怀鰬,?chuàng)作也成了困在家里的一項打發(fā)時間的事。”陳舞雩說。
漫長的宅居生活里,他會利用深夜里的“矯情”時刻,寫一寫李叔同“一壺濁酒盡余歡”的悵然故事;也會抓住一時的玩笑心思調侃杜甫是一個“一副苦瓜臉、整日憂國憂民的矬男”;還會跟大多數(shù)人一樣有些憤怒地質問:“蝙蝠明明已經盡力長得面目可憎,你還要吃它是想要飛么?”
但宅的時間長了,陳舞雩也會跟所有人一樣,感到煩躁、無趣、靈感枯竭。“我覺得我都寫不出好的東西來了,一些約稿也被我推掉了。”他無奈地說。
盡管覺得宅在家的自己越來越寫不出東西了,但2月份知乎內容付費的分成卻著實讓陳舞雩有些吃驚。“四萬多塊,是我在網上碼字收入最多的一個月,大概大家都在家太無聊了吧。”
對于未來會不會專職在網上創(chuàng)作,陳舞雩還有些拿不定主意。大學他學的經濟類專業(yè),跟文學八竿子打不著。“以后創(chuàng)作可能也是兼職吧,因為還是覺得收入沒那么穩(wěn)定。”
內容付費分羹“疫情流量”
3月份,知乎崩了兩次,成為微博上的熱搜話題。
疫情期間,崩了的不止知乎,視頻類應用里的芒果TV、愛奇藝,遠程辦公類的阿里釘釘、企業(yè)微信等都曾因大批用戶涌入而崩潰。從線下被迫轉戰(zhàn)線上的大把流量,為不少行業(yè)催生新機遇,這其中也包括知識類內容付費。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宅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