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餐飲老板內參 內參君
01
9塊9的戰(zhàn)火,燒向火鍋
巴黎奧運會,又掀起了一波餐飲“流量爭奪戰(zhàn)”。
長沙大斌家串串火鍋10萬份肥牛免費送,左庭右院在奧運會期間送出一批100元代金券......
頻繁的優(yōu)惠活動背后,是餐飲界持續(xù)的價格戰(zhàn)之爭。從咖啡、茶飲、到火鍋,9塊9極致性價比的風在餐飲行業(yè)持續(xù)蔓延。
火鍋賽道,遍地是“低價”的烽煙。
7月,潮汕火鍋品牌八合里宣布,價格回到十年前。緊隨其后,另一家潮汕牛肉火鍋品牌陳記順和也發(fā)文:“回到10年前,重回28元鮮牛肉時代”。
從公開信息可見,陳記順和廣州區(qū)域門店所有產品價格全線下調,且一盤牛肉類產品降價4-10元,現(xiàn)售價基本為28元,蔬菜類產品則降價約4元。
長沙大斌家串串火鍋在公號上宣布“再次降價!上線1元鍋底”。慫火鍋發(fā)布“認慫公告”,宣布“鍋底將全場8.8元起、葷菜9塊9、素菜6塊6,燜飯6元任吃”。九毛九財報顯示,2021年到2023年,慫火鍋人均消費連續(xù)下降,從129元、128元到113元。
海底撈旗下的小嗨火鍋宣布,在性價比層面持續(xù)下探,鍋底回歸9.9元,再加上多種代金券,人均60元就能吃上一頓高品質火鍋,網友稱“直接PK掉呷哺。”當然,呷哺呷哺也沒有閑著,早在上半年就發(fā)布了降價消息,上線新菜單,單人和雙人套餐均有所降價。
楠火鍋今年5月品牌升級,推出9.9暢吃專區(qū),包括現(xiàn)切牛肉等高性價比葷素菜品。創(chuàng)始人張文浩表示,隨著經濟形勢和市場環(huán)境變化,楠火鍋過去所處的人均消費100元的價格帶,競爭更激烈了,3.0新模式門店,楠火鍋將回歸初心,提升體驗的同時將人均消費降到70-80元價格帶。
呷哺集團創(chuàng)始人賀光啟在接受《中國企業(yè)家》專訪時更是直言:“整個餐飲市場都在降價,我們不調也不行。這個市場你不搶就只有餓死。”
此時此刻,火鍋“低價戰(zhàn)爭”仍在蔓延。還有更多火鍋品牌都在“直擊9.9”,在門頭、線上廣告中大大標出9.9元。
02
大火鍋的焦慮:
降價、縮店、轉“快餐”、玩“盲盒”…
顯而易見,今年上半年以來,火鍋品牌們開始頻繁陷入價格戰(zhàn)的亂斗。圍繞價格層面,能看到火鍋品牌紛紛“下了血本”。
在鍋底上不斷卷向9塊9,在引流單品上沖擊1元、5毛,甚至攻向“飲品賽道”,家家標配9.9元檸檬茶……從人均200元的社交聚會“必備美食”,到如今20塊錢就能搞定的打工人“工作午餐”,火鍋的焦慮一直在升級。
除了在價格層面不斷下探做出調整,火鍋們在各個層面都有著不同的“焦慮”。
在產品層面上的“變小焦慮”。
去年底,海底撈推出平價副牌嗨撈(現(xiàn)部分門店已更名小嗨火鍋),人均30元,用小火鍋的價格吃大火鍋的價值,這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從大火鍋到小火鍋的消費趨勢”。
但小火鍋并不能完全緩解火鍋品牌們的焦慮。同樣在去年底,內參君曾發(fā)現(xiàn)上海的外賣界走紅了一個“新物種”——火鍋杯,mini火鍋。顧名思義,火鍋杯即為把火鍋裝進小杯子里,隨拿隨走、隨走隨吃,便宜、便捷、有視覺張力。
到今年,火鍋杯這個“餐飲復興產品”已經開始在整個火鍋賽道中蔓延了,不少頭部火鍋品牌紛紛上新火鍋杯的類似產品:比如火鍋品牌左庭右院在外賣等平臺中,通過“鮮牛肉燙撈牛腩飯”外賣品牌,推出了“燙撈杯”形式;北京老牌火鍋陽坊涮肉,也上新了類似形式并命名為“撈撈杯”……
在消費決策、用餐時長層面上的“變快焦慮”。
在消費回歸理性務實、工作節(jié)奏加快的當下,白領、上班族、社畜打工人們都逐漸開始在CBD吃19.9元的自助盒飯,一頓正式、耗時的火鍋或許只有在周末的重要會面中才能被“選擇”。
而火鍋在價格和產品層面的越變越小,在另一些層面上其實也可以理解為火鍋的“變快焦慮”。 共2頁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