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越來越卷的早餐
誰不上新誰“out”
細數(shù)近兩年的餐飲市場,從正餐到快餐,從西餐到茶咖,從便利店到菜市場,甚至連公交車都來跨界賣早餐了。
正餐賽道中,不管是人均上千的貴價餐飲,還是人均不過百的平價餐飲,都盯上了早餐時段。
想吃平價的,有紫光園的4.9元早餐團購套餐,不到5塊錢的價格,拿下中式油餅、牛肉豆腐腦和茶葉蛋三件套,管飽的同時,兼顧了碳水和蛋白質(zhì)。在社交平臺上,紫光園活成了打工人的“新寵”,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把紫光園當成“社區(qū)食堂”,承包了自己的一日三餐。
想吃點“高端”的,也有新榮記的榮小館,單品2-30元,人均50元的價格就能吃到“米其林級別的早餐”。
快餐賽道中,頭部品牌們更是扎堆在早上八點檔搶生意。
西式快餐的早餐爭斗愈演愈烈,麥肯兩大巨頭的“窮鬼早餐”不斷上線新品,更是雙雙推出了“早餐車”,在地鐵站里搶占打工人的“早餐”;中式快餐里,南城香、和合谷、永和大王接連推出了3元早餐自助的新模式,真功夫也上線了9塊9的1+1早餐。
飲品賽道中,幾乎家家都有“9塊9早餐”,仿佛誰不上新個早餐誰就out了。
星巴克、瑞幸、tims、蜜雪冰城、奈雪的茶、古茗……幾乎叫得上名字的茶咖品牌們,全部盯上了“早餐”,各種9.9元的咖啡+吐司套餐變著花樣吸引年輕人。
一些獨立咖啡館、網(wǎng)紅茶飲店更是拿出殺手锏,賣煎餅、賣包子、賣雞蛋灌餅,只要是常見的早餐產(chǎn)品都能和咖啡奶茶搭一搭。
便利店、菜市場、商超、公交車……早餐的場景只有想不到?jīng)]有做不到。
也不止餐飲品牌們跨界賣早餐,擴大時段豐富品類,各種異業(yè)大佬們也在加注早餐市場。比如711、羅森等便利店,每逢工作日早上總會大排長龍,不到10塊錢的價格、不到5分鐘的時間,就能夠解決一段早飯,對很多寫字樓打工人來說,簡直天選“早餐店”。
甚至連公交車也來搶早餐的生意。去年4月,深圳公交早餐正式上線,定價是8元/份,供應5種早餐套餐,套餐餐品一周不重樣。
但“正經(jīng)”賣早餐的“傳統(tǒng)”品牌們,也并沒有被這波“早餐大軍”卷倒,甚至越戰(zhàn)越勇。
過去一年,很多早餐連鎖品牌開始發(fā)力。比如河南“傳統(tǒng)早餐”代表之一的胡辣湯品牌方中山,走出了大本營。半年的時間里先后進入北京、上海、重慶、深圳等一線城市,開始全國化布局;也有越來越多的卷餅、煎餅品牌走進了商場,將早餐品牌的可能性放大。 共3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