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餐網 李金枝
“不是卷價格,就是卷鋪蓋。”
“開小店虧小錢,開大店虧大錢。”
“今年的餐飲,主打一個參與。”
11月,伴隨著全國多地氣溫下降,餐飲人也感受到了“寒意”,不少從業(yè)者表示,又一輪閉店潮來了。
企查查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全國餐飲累計新增注冊量為350.1萬家,較去年同期多了37.4萬家;與此同時,全國餐飲累計吊銷量達105.6萬家,去年同期為53.8萬。
盡管11月通常也是餐飲行業(yè)的淡季,但今年的生意似乎格外難做,街上關門轉租的餐飲店都比往年更多一些。
近日,紅餐網實地走訪了廣州多個商圈、街區(qū),同時采訪了北京、成都、深圳、上海等各地餐飲人,發(fā)現(xiàn)當下餐飲市場的真實溫度完全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寒氣逼人。
01
一條街數十家餐飲店倒閉,
轉讓4個月無人接手
“真的被江南西的倒閉速度震驚到,星期一還去吃的螺螄粉,星期六再路過已經在搬設備了。”
廣州消費者momo(化名)告訴紅餐網,她常去的江南西是廣州熱門商圈之一,周邊有不少大型商業(yè)綜合體,人氣一直都很旺。
“前幾天路過時發(fā)現(xiàn),8月已經關店的一家螺螄粉店至今還空著,無人接手。”momo說道。
這家名為“品瘋味”的螺螄粉店,門頭早已被拆,玻璃門上貼著近10張旺鋪招租廣告。如今快4個月過去,招租廣告越來越多,卻找不到下一個接手的商戶。
紅餐網前往江南西商圈走訪當日,離“品瘋味”不遠的另一家名為“占柳記”的螺螄粉店,也已經停止營業(yè),正在拆除門店設備。
沿路直走,2公里長的路,就有10多家門店關店歇業(yè),包括鹵肉卷店、炸雞店、泰國菜店、豬雜粥店、燒烤店等等,這些關門的店大部分是單體小店,也有少數是連鎖店。
在一家關門的豬雜粥連鎖店前,紅餐網看到門店內的設備都已拆除,店內一片狼藉,只剩一把孤零零的椅子。
更令人感到寒意的是那些連排倒閉的餐飲店,放眼望去,更顯得凄涼。比如,連排的4家餐飲店,只剩中間一家小吃店還在營業(yè),其余3家店均已關門。
一位仍在營業(yè)的餛飩店店主告訴紅餐網,其對面的小吃店開業(yè)才幾個月,現(xiàn)在已經開始轉租了。“剛開業(yè)時生意還是挺火爆的,經常有客人等位,這個月幾乎每天都沒什么客人。”
江南西商圈的蕭條并非特例。
素有廣州“茶飲一條街”之稱天河南一路,門店洗牌更加殘酷。紅餐網走訪當日,該區(qū)域正在轉租或者招租的茶飲店就有6家,還有3、4家正在圍擋的門店。
與此同時,不少仍在經營的門店,與紅餐網五一期間走訪觀察時相比,也已經大有不同。比如茶百道旁的珍珠奶茶,已經換成了冰糖葫蘆店;茶救星球隔壁的肉夾饃小吃店,也不知什么時候換成了“煲珠公”奶茶店……
廣州網紅街區(qū)六運小區(qū)附近,也有不少倒閉的咖啡店、小吃店。
六運一家咖啡店店主CowCow其其表示,11月的營業(yè)情況非常不樂觀,目前閉店數大于開店數。“臨近過年裝修、開業(yè)、招人都不方便,近期倒閉的這一大批店鋪,到明年3月前,都很難找到合適的下家接手。”
在人口密度更高的廣州城中村,不少小吃、快餐店的生意也不好做。
紅餐網來到廣州市天河區(qū)車陂附近,這里有大量的村民自建房,也是不少打工人的落腳點,一條彎彎繞繞、幾百米長的小路兩側,有10多家餐飲店已經關門。
其中一家粥粉面的門店招牌還很新,貼著“低價轉讓、可空鋪轉”的廣告,在轉租廣告下方,還貼著一張剛發(fā)布不久的“招洗碗工”的招聘信息。
一家牛雜店老板對紅餐網表示,自家門店開業(yè)3個多月,生意越來越差。“想早點把店鋪出手,掛了幾天轉讓的牌子,還沒找到人接手,現(xiàn)在一邊做著一邊等著轉讓。”
這條街上的一家車輪餅店,轉讓的牌子掛了2個月,還沒有轉讓出去。而在這期間,它旁邊的餐飲店已經換了一輪。
綜合來看,廣州的線下餐飲生意并不樂觀。紅餐網所在的一個廣州餐飲老板微信群中,不少餐飲老板也直言近期生意難做。
“同比虧損增長。”
“增長沒用,比去年賺的還少。”
“現(xiàn)在流傳一句話,不是卷價格,就是卷鋪蓋。”
“過完年再開店,現(xiàn)在準備過年了,廣州很多地方又變空城。”
共2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