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干預(yù)
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聯(lián)邦貿(mào)易委員會(FTC)與六家食品連鎖零售商達成協(xié)議,禁止未來10年內(nèi)未經(jīng)FTC批準的食品零售店合并。在協(xié)議期間,國家茶葉公司(National Tea Co.)是六家零售商中唯一一個完全卷入了訴訟案件(National Tea,1966)的零售商。國家茶葉公司對26家食品零售商的收購違反了《克萊頓法案》(Clayton Act)第7條。FTC發(fā)現(xiàn),國家茶葉公司的并購將帶來食品市場格局的重大變化,獲得巨大的市場權(quán)力,并消除許多潛在的競爭者,從而剝奪消費者從潛在競爭中獲得的好處。
大約在同一時間,受美國訴馮氏食品公司案(US vs. Von’s Grocery Co)(1966年)判決的激勵,最高法院開始制定市場擴張并購標準。在該案中,司法部對馮氏收購Shopping Bag Food Stores提出了質(zhì)疑。由于對此項并購(對市場影響較。┑膰栏駡(zhí)法,這一案件通常被認為是美國食品零售業(yè)反壟斷行動的最嚴標志。這一案件發(fā)生后不久,司法部下屬的反壟斷機構(gòu)采納了“食品分銷合并準則”,該準則規(guī)定,除了非常小的收購,大型連鎖店的任何收購都將受到仔細審查。
當時,美國的新消費主義運動正在密切關(guān)注人們在哪里購物,他們買了什么,以及為什么商店之間的價格差異如此之大。因此,在1966年通過《聯(lián)邦公平包裝和標簽法》(通常稱為“包裝法中的真理”)后,引入了單位定價和標示日期,以防止欺騙性包裝和標簽,幫助消費者獲得關(guān)于數(shù)量和內(nèi)容的準確信息,并使他們能夠進行價值比較。
重要并購整合
1961年,俄亥俄州的連鎖超市First National Supermarkets收購了Safeway紐約分部的164家商店。
1964年,伊利諾伊州的Jewel Tea,通過購買波士頓的35個Star Markets門店,鞏固了自己在新英格蘭的地位。
擁有37家百貨商店和21家超市的E.J. Korvette,當時是美國最大的折扣商,收購了在紐約長島經(jīng)營44家連鎖店的Hill's Super Markets。經(jīng)過多次更換所有者,Korvette最后一家商店于1980年12月24日關(guān)閉。
Albertsons通過收購位于洛杉磯的Greater All American Markets進入加州。
1966年,ShopRite旗下的兩個最大成員——超市運營公司(Supermarkets Operating Co.)和通用超市(General Supermarket)合并。新合并的連鎖超市叫Supermarkets General Corp。
1968年,Wakefern 和Supermarkets General終止了合作關(guān)系,Supermarkets General將其78家商店的名稱更改為Pathmark。
零售事實
最低工資從每小時1美元增加到1.25美元。
超市運營的商品數(shù)量從1960年的5900個增加到1970年的7800個。
非食品商品開始出現(xiàn)在門店,包括鮮花、植物、縫紉用品、賀卡、玩具和唱片。
隨著學(xué)生人數(shù)激增,以學(xué)習(xí)用品為主的新的商品類別日益增多。
不粘鍋的推出簡化了家庭烹飪。
1967年,喬·庫隆布(Joe Coulombe)在加州開設(shè)了第一家且至今仍在運營的Trader Joe's。自成立以來,喬氏已經(jīng)成為一家大型連鎖食品雜貨店,在美國擁有500多家分店。
1969年,Target發(fā)布首份企業(yè)責任報告——即其前身《代頓·哈德森社區(qū)參與報告》出版。由戴頓·哈德遜(Dayton Hudson)基金會資助的活動分為三大類:環(huán)境和社會行動項目、文化支持和教育支持。市民及慈善活動當年共捐贈236萬美元。事實上,早在1946年,The Dayton Company(60年代開創(chuàng)了折扣零售的Target門店)就建立了向社區(qū)反饋5%的稅前利潤的制度。
這十年產(chǎn)生的新品牌,包括輕怡百事可樂(Diet Pepsi)、家樂氏(Kellogg)的Pop Tarts、卡夫亨氏的Cool Whip、幫寶適(Pampers)和佳得樂(Gatorade)。
共2 頁 上一頁 [1] [2] 第1頁 第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