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電商報Pro 李迎
馬云、劉強東“出山”
2023年注定是電商行業(yè)不平凡的一年。
3月27日,媒體曝出馬云已回國。就在第二天,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張勇啟動了“1+6+N”組織架構變革,推動各個業(yè)務集團獨立融資、上市,這是阿里24年來最重要的一次組織變革。
6月20日,阿里又進行了一次最高級別的人事變動。
張勇發(fā)布全員信,宣布將于今年9月10日卸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職務,此后將專職擔任阿里云智能集團董事長兼CEO,專注阿里云的發(fā)展。
同時,阿里“十八羅漢”之一、創(chuàng)始人、永久合伙人蔡崇信將出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團董事會主席;另一位阿里“十八羅漢”、創(chuàng)始人、合伙人吳泳銘出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團CEO,同時繼續(xù)兼任淘天集團董事長。
在張勇宣布卸任前不久,馬云回到阿里業(yè)務一線,召集淘天集團各業(yè)務負責人,開了一場小范圍內的溝通會。
馬云認為淘天集團當前面臨的競爭局勢十分嚴峻,并為淘天集團指明了三個方向:回歸淘寶、回歸用戶、回歸互聯網。
另一邊,京東的大變革要來的更早,去年11月,劉強東就從幕后走向臺前,召開了一場近四小時的管理培訓會議。
以劉強東 “絲毫不再關注低價優(yōu)勢,這樣下去早晚會成為第二個蘇寧”的訓話為起點,京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變革。
開放個人賣家入駐、上線百億補貼、平衡自營和第三方賣家流量、組織架構大調整……在劉強東的推動下,京東全面回歸低價。
而在5月11日,京東也迎來了重大人事變動。京東集團發(fā)布公告,公司現任首席財務官許冉將接替徐雷擔任京東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兼執(zhí)行董事。徐雷因個人原因將退任本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兼執(zhí)行董事職務。
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國內最大的兩個電商巨頭相繼換帥,退出業(yè)務一線多年的創(chuàng)始人也再次回歸,為集團調整前進方向。這意味著,兩個電商巨頭都來到了一個關鍵時刻。
阿里和京東不能再等了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馬云和劉強東都將船頭調轉至何方。
馬云在會上稱,阿里過去那些賴以成功的方法論可能已經不適用,應該迅速改掉。
2007年,張勇加入阿里,帶隊完成了幾件大事:創(chuàng)立天貓吸引國際品牌、創(chuàng)造出了雙十一刺激消費、孵化盒馬探索新零售……抓住了消費升級的大趨勢的阿里年銷售額呈指數級增長,一度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公司。
但2020年到來后,大環(huán)境驟然發(fā)生了改變,消費市場開始疲軟,阿里開始告別了高速增長時代。
而根據馬云的想法,當前國內經濟下行、消費信心不足的情況還會持續(xù),所以接下來是淘寶而不是天貓的機會,阿里電商應該 “回歸淘寶”。
換言之,淘天集團接下來應該將重心放在淘寶的中小商家,而非天貓的品牌商家,要想盡辦法提升價格力。
而劉強東也敏銳察覺到了整個消費市場的變化,強調京東要重回創(chuàng)業(yè)狀態(tài),提升效率,守護價格力。
“不能因為自己現在的生活好了,就忽視了很多基層消費者的訴求,他們在消費上仍追求產品的極致性價比,千方百計地通過供應鏈的效率提升去把價格降下來,把服務提上去。”
一向以自營為主的京東,打通了自營和POP,實現自營店和第三方商家的平權,向中小商家獻上“投名狀”,表示自己的誠意。
雖然提起的方式有所不同,但阿里和京東戰(zhàn)略調整的方向是一致的,就是聚焦中小商家和低價商品,而這恰恰是拼多多的主要戰(zhàn)場。
事實上,如果深究阿里和京東變革的原因,其中都離不開其所面臨的拼多多造成的威脅。
在淘寶和京東還在強調品牌、品質時,拼多多異軍突起,走“農村包圍城市”路線,用極致的低價抓住了下沉市場的消費者,并通過百億補貼贏得一二線城市消費者的青睞。
雖然阿里和京東的營收規(guī)模穩(wěn)居龍頭,但核心的電商業(yè)務已經多個季度負增長或是個位數增長,而拼多多還保持著兩位數的高速增長。
而根據媒體數據測算,拼多多與抖音電商 2022 年的訂單 GMV合計已超過阿里國內電商業(yè)務的50%。在收入側,2023年前三個月,拼多多的收入已達到阿里國內電商業(yè)務收入的 62%。同時拼多多也憑借著百億補貼,成功殺入京東核心的3C腹地。

(圖源:互聯網江湖)
不管是為了應對變化的大環(huán)境,還是為了防范依然在狂奔的競爭對手,阿里和京東都不能再等了,紛紛回歸初心,再次拿起了低價武器。
共2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