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方便食品、快餐到第三場景——聚餐屬性的“有料火鍋”
螺螄粉的顧客消費場景,不外乎自己在家煮著吃的零售方便食品和快餐等線下門店體驗。
但螺螄粉火鍋的出現(xiàn),似乎就開啟了另外一種可能,帶有聚餐屬性的火鍋場景。
火鍋作為餐飲第一大業(yè)態(tài),任何品類同它的結合似乎都能擦出不小的火花,比如細分之下的潮汕牛肉火鍋、毛肚火鍋、豬肚雞火鍋、椰子雞火鍋……
而螺螄粉火鍋,在這種“有料火鍋”豐富菜品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自己的特色,獨特且重口、上癮的味型,讓它更好地切入火鍋賽道。
不僅在場景上擴充,在客單上當然與快餐相比也是翻倍增長。
2、螺螄粉小眾味型背后,有一波固定的“死忠粉”
從客群畫像里來看,雖然螺螄粉口味很小眾,但它卻有著一批忠實的粉絲。
而且這波群體的消費頻次,比其他大眾餐飲業(yè)態(tài)消費頻次都要高出很多。
艾媒咨詢調研數(shù)據(jù)顯示,在食用螺螄粉頻率中,超5成的受訪者表示每周都吃螺螄粉。31.06%的受訪者每月至少會吃一次螺螄粉;僅有3.0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從來不吃螺螄粉。
而從這些數(shù)據(jù)我們也可以看得出,雖然螺螄粉火鍋是小眾市場,但是在小眾市場之中,因為有固定喜愛它的顧客群體,甚至頻次足夠高,也許也能因此跑出小眾火鍋賽道的“大企業(yè)”。
3、人均50元,價格實惠,性價比高
而螺螄粉火鍋另一個優(yōu)勢,則是在“價格”上,性價比很高,口味豐富還實惠。
在大眾點評上搜索螺螄粉火鍋,很多品牌的客單價基本在50—70元之間。
對比其他火鍋,大多數(shù)都還停留在100-150元的價格區(qū)間,能用五六十元吃一頓火鍋,現(xiàn)如今看來性價比非常高。
而且有的螺螄粉自助火鍋還主打免費續(xù)粉,這對于本身就愛螺螄粉的顧客來說,也非常吸引人。
畢竟自己買一袋螺螄粉最便宜也要十幾元,火鍋鍋底還帶了鴨掌、肥腸、臭豆腐,有料還豐富,對比快餐,寧愿再多花點錢也要選火鍋。
而且2-3人聚餐,不到一百或者一百出頭,就能吃到十幾款葷素搭配的菜肴,還能吃到飽為止,當然會覺得超值。
總結
螺螄粉品類,從爆火到現(xiàn)在,似乎一直沒有停下創(chuàng)新的腳步。
從最初的快餐形態(tài)爆火,到電商零售延展,再到增加火鍋業(yè)態(tài)場景,如今再細分為有料自助火鍋。
它不斷在給出新的模式、新的場景、新的產(chǎn)品選擇,也許這正是螺螄粉幾年來一直在餐飲江湖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
那你覺得螺螄粉火鍋,能在有料火鍋賽道站穩(wěn)腳跟嗎?
來源:職業(yè)餐飲網(wǎng) 旖旎 共2頁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