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房東通知雨竹夫婦,7月起每月租金從5100元漲到6000元, “現(xiàn)在相當于每天一睜眼錢包余額就要劃走200元。” 為此,雨竹自我調(diào)侃道,再也不用擔心早上起不來了,每天都有房租叫醒自己,起得比雞還早。
眼下,為了節(jié)省成本,在店里沒顧客時雨竹會關(guān)閉空調(diào),偶爾連燈都不打開。今年夏季長三角地區(qū)格外炎熱,一連好多天溫度都達到40度,天氣悶熱、客流稀少,夫妻兩不由自主都有些煩躁,有時甚至在店里吵起來,而店里的生意也似乎越來越差了。
雨竹也曾想過,要不把店轉(zhuǎn)租出去算了。 但前期已經(jīng)投資在店里將近5萬塊錢,購買設備、裝修等也花了將近5萬,投入的本錢都還沒賺回來。而且目前整個行情不好, 店鋪很難轉(zhuǎn)租出去,勉強轉(zhuǎn)出去可能意味著之前砸進去的錢一大半都要打水漂。
思來想去,雨竹還是決定繼續(xù)咬牙堅持。
“老公總時不時跟我吵架,說當初就不應該開餐飲店,應該進廠打工,但我覺得餐飲行情不好只是暫時的,人總要吃飯,我們還年輕熬得起,但在熬出頭前,房租這一沉重的成本壓力,真的不能再大了!”雨竹惆悵地說到。
為跟房東爭一口氣,我關(guān)掉了經(jīng)營15年的飯館
張鋒在山東開了一家飯店,迄今為止已經(jīng)經(jīng)營了十五年。
今年年初,因為客流量大幅下滑,他懇求房東降點房租。其實也沒指望降很多, 只希望能在原來30000多元的基礎(chǔ)上減個兩三千塊,多少有點慰藉。
但沒想到房東堅決不同意,這讓張鋒覺得心灰意冷。想到自己承租這家店鋪十多年,一直以來房租也不低,疫情前店里生意火爆,彼時房東說漲租自己從未還過價,F(xiàn)在生意不好,自己有難處了,房東卻不肯后退一步,太沒有人情味了。
一氣之下,張鋒叫來幾個朋友,把店里的廚具等設備全部拉走,直接關(guān)門一走了之。
房東沒有料到張鋒會如此決絕,后來他曾主動聯(lián)系張鋒,聲稱要給他減12000元房租,但張鋒沒有同意。
沒過多久,張鋒在原來飯店相隔100米左右的位置租下了一個新鋪面,租金每個月比之前少五六千元。重新開業(yè)后,張鋒的飯館生意雖然還不能恢復到疫情前,但也勉強過得去。
目前,張鋒原來承租的那家飯店店面還沒找到下一任租客。張鋒說,就要賭這口氣。
結(jié)語
一直以來,房租都是餐飲人的“不可承受之重”。疫情防控特殊時期下,大部分餐飲門店的收入銳減,餐飲老板面臨的房租壓力更是有增無減。
不少業(yè)內(nèi)人士向紅餐網(wǎng)直言,對餐飲業(yè)而言,房租問題確實很嚴峻,但這卻是一個幾近無解的難題。 餐飲人生存難,房東也有苦衷和自由,誰都不容易。
大部分中小餐飲人最可能遇到的局面是,既享受不到政策福利,也遇不到“中國好房東”, 一旦遇到關(guān)閉堂食、顆粒無收的情況,租金就很可能成為壓垮他們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放大來看,房東和租客本是共存共生關(guān)系,租金問題可以看作是二者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博弈與平衡,如何取舍?怎么選擇?全在一念之間。
來源:紅餐網(wǎng) 何沛凌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guān)注公號:redshcom 關(guān)注更多: 餐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