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線下需求難以成立,
預制菜終究是“虛火”一場
就在預制菜一次又一次被資本、玩家推上風口時,另一邊,行業(yè)卻傳來加盟商不斷虧損、閉店的消息。最早加入陸正耀的預制菜項目“舌尖英雄”的那批人,幾個月過去了,他們有的虧得連電費都交不起了不得不選擇關店,有的還在等待轉機。
為何現(xiàn)階段的預制菜明明“很火”,可實際操作起來卻并不是一門好生意?
1、 只是疫情催生出來的“階段性”需求
預制菜在餐飲行業(yè)出現(xiàn)的時間并不短,但此前一直是不溫不火的狀態(tài),直到去年疫情,催化了人們對預制菜的需求,行業(yè)才開始火起來。
許多平常經(jīng)常下館子的人,因為疫情沒辦法出去吃,但是在家吃自己又不會做,就只能買預制菜。而且相比于瓜果蔬菜,預制菜耐保存,兼具方便和快捷性,所以就成為了顧客們瘋搶的產(chǎn)品。
但這種需求只是階段性的,隨著疫情好轉,預制菜必然會面臨消費需求的快速萎縮,就像同樣興于疫情的火鍋食材超市,短暫地火了一把之后,如今只剩一地雞毛。
2、 對于C端來說沒有性價比,目前還是集中在B端
這兩年預制菜雖然很熱,但更多的是針對B端而言,對于C端顧客,預制菜目前依然沒有可以立足的價值點,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性價比缺失。
2022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yè)報告顯示,我國預制菜行業(yè)的銷售渠道85%以上面向商戶端,集中于小吃快餐店、連鎖餐飲店、主打外賣的餐飲店、團餐等場景,連鎖餐飲企業(yè)預制菜占比高達80%以上。
對于連鎖餐企來講,預制菜可以降低對廚師的依賴,為餐廳節(jié)約人力和租金成本,是中式餐飲連鎖化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突破。
可是對于C端顧客而言,預制菜的處境就有些“尷尬”:等同于外賣的價格卻沒有外賣方便,吃完還得自己洗鍋涮碗,那顧客為什么不去點外賣呢?
就像螺螄粉、酸辣粉這些方便食品之所以能夠徹底打入市場,除了口味具有成癮性、普適度比較高,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不僅比去外面吃方便還比點外賣便宜。
3、 客群窄無法支撐起線下門店,銷售渠道難以跑通
除了需求難以持久、沒有性價比難以打入C端,當下的預制菜還面臨著一個更為棘手的難題:銷售渠道沒跑通。
前文提到,預制菜能火起來少不了短視頻的“推波助瀾”,但是早期電商平臺流量成本低,商家在線上只需要置一個倉,依靠流量紅利就能形成一個閉環(huán)賣貨。
但是現(xiàn)在線上流量成本水漲船高,而線下,進商超不僅要承擔貨架費,而且還得花錢雇人促銷,成本高不說還很難賣得出去。
可是開專門的預制菜門店,客群又沒辦法支撐起一家門店。陸正耀的“舌尖英雄”首店關了,各地加盟商不斷傳來虧損的消息。賈國龍的功夫菜幾經(jīng)折騰,上周新門店開業(yè)半天又突然被叫停。
放眼望去,目前線下還沒有一個正向循環(huán)的預制菜專門店,還沒有人摸索出一個可行的模式。
總結:
預制菜的“火”已經(jīng)燒了很久,但行業(yè)真正的“風口”卻遠未到來。
隨著第一批加盟商開始虧損,行業(yè)或許會逐步回歸理性。
未來預制菜能否突破發(fā)展瓶頸,搶到更大的市場蛋糕,答案或許正慢慢浮出水面。
你看好預制菜未來的發(fā)展嗎?
來源:職業(yè)餐飲網(wǎng) 劉妍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預制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