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AlixPartners的2020雙11前瞻報告。這是一家行事低調的美國咨詢公司,已經連續(xù)做了三年的針對中國市場的雙11消費報告。
雖然外資公司的市場報告,一般側重一二線城市高端人群,對現(xiàn)在電商圈高度重視的下沉市場反映不足,但這份報告還是有很多值得關注的數(shù)據(jù),尤其對品牌商來說,值得一看。
報告預測,2020雙11服裝需求萎縮明顯,日化百貨取代消費電子產品晉升第四大熱門品類
01
消費預算被“猛踩剎車”
最重要的一個信號是,相比去年,消費者留給雙11的預算(包括線上和線下全渠道的消費預算)大幅縮水。
前面說過,這家AlixPartners連續(xù)做了三年的雙11消費報告,調研樣本都是2000名左右,來自中國各地的消費者,在類似的樣本規(guī)模和分析方式下,報告數(shù)據(jù)的變化剔除了很多干擾因素,具有很強的可比性。
這點其實很好理解。
假如A咨詢公司偏重從高收入人群取樣,得出2019年人均雙11消費金額9000元;而B咨詢公司偏好從低收入人群取樣,得出2020年人均雙11預期消費金額900元。直接橫向對比這兩個數(shù)字,會得出雙11預算縮水90%的驚人結論。但這種字面對比忽視了人群的差異,是沒有價值的,更無法反映真實的消費趨勢變化。
AlixPartners的調研樣本雖然算不上大,但人群精準,尤其反映出城市消費者的特征變化。
我理解這群人其實是按美國標準衡量的“中產”,外資消費品牌的受眾。畢竟AlixPartners是家美國咨詢公司,這個人群是她的客戶高度關注的人群,客戶關注什么人群,咨詢公司肯定就去研究什么人群。
根據(jù)AlixPartners的跟蹤調研,2018年,調研人群雙11的平均消費額是4059元;2019年,他們的平均預期消費額猛增至6265元,有57%的受訪消費者預計花費超過5000元人民幣,其中18%的消費者預計花費將超過10000元人民幣。
到了2020年,情況卻急轉直下。
只有22%的消費者預計將花費超過5000元人民幣。
雖然80%的受訪者表示“新冠疫情對他們今年的消費態(tài)度‘影響輕微’或‘沒有影響’”,但消費者的財政狀況明顯已經受到疫情影響。在15%的明確表示會減少雙11消費預算的受訪者中,高達69%的人表示減少預算的原因是受疫情影響。
這也導致人們在今年雙11出現(xiàn)了不同的購物偏好。
比如33%的人表示將在雙11儲備醫(yī)療用品、口罩和食品;24%的人表示將更加理性,只購買必需品。
02
直播最吸引“小鎮(zhèn)青年”
AlixPartners的調研還發(fā)現(xiàn),越來越受歡迎的直播,主要吸引的是小鎮(zhèn)青年。
過去12個月,曾通過直播購買商品的中國消費者,有85%來自15-20歲的年齡段,并且有75%是三四線城市居民。而在AlixPartners調研的超過2000名消費者中,已經有67%的人嘗試過直播購物。
幾個月前,直播不斷刷新銷售記錄,很多媒體質疑直播泡沫,追問到底是誰在看直播購物時,很多人認為看直播購物是一種低效率又非理性的行為,主流大眾應該是不屑的。
但AlixPartners的調研顯示,即使是時間寶貴的中產,似乎對直播也沒什么“敵意”,明確表示不打算在雙11通過直播購物的僅有19%。 共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雙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