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wǎng)·新零售陣線 >> 新零售頻道 >> 正文
美團祭出社交電商,動了誰的奶酪?

  2014年,有一家公司悄然在成都高新區(qū)軟件園注冊,它就是聯(lián)聯(lián)周邊游。

  當時美團是團購市場的老大,對這樣的無名小輩根本就不需要知道。

  但誰能想到,昔日不起眼的“小弟”如今開始威脅到美團了。

  美團終于坐不住了,是可忍,孰不可忍。老虎不發(fā)威,你還真當它是病貓?

  美團終于可以不再以對付阿里的名義來做電商——社交電商。

  對手兵臨城下,美團再也坐不住了

  聯(lián)聯(lián)周邊游干啥的?簡單來說就是直接與本地商家合作,提供“門票、餐飲、酒店”的特價秒殺活動,更要命的是,其不知不覺已在全國大部分城市布局。

  這三項業(yè)務恰恰是美團的核心業(yè)務,在全力防范阿里的時候,沒想到還是被偷襲了。

  兜兜轉轉已十載,王興還是拿起了最初的武器來反擊。

  我們知道,美團是以團購起家的,玩團購沒有人玩得過王興。

  千團大戰(zhàn)之后,美團從一個三流網(wǎng)站成了團購市場的頭號玩家,其后合并大眾點評,成了國內最大本地生活服務平臺。

  不得不說,王興的手腕還是杠杠的。

  但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美團順風順水的時候,卻動了阿里的奶酪。張勇親自坐陣,合并餓了么和口碑網(wǎng)成立本地生活服務集團。

  此時阿里和美團的新仇舊恨一起算,王興絕不是省油的燈,他知道進攻有時是最好的防守,美團逐漸開始布局實物電商,殺入阿里腹地。

  王興此次祭出“美團團結社”表面上劍指聯(lián)聯(lián)周邊游,實際上也是斜刺殺入實物電商。

  用社交玩法拓寬業(yè)務邊界,是不少企業(yè)的選擇,阿里也曾寄希望于來往,但失敗了。

  社交是工具,對電商而言,觸達C端,用社交跑通和C端用戶交互才是王道。美團此時在做的真是這個事。

  試想一下,社交+本地服務、社交+社區(qū)團購、社交+電商等等,社交可是萬物皆可“+”。

  美團社交電商呼之欲出

  論及和騰訊的關系,拼多多顯然沒有美團早,也沒有美團鐵,但利用微信生態(tài)在社交電商玩的最溜的卻是拼多多。

  今天,美團終于醒悟了,美團團結社開啟后,將盡可能地利用微信生態(tài)為電商服務。

  從其打法來看,美團團結社通過聚合本地各種團購特惠商品,開展秒殺活動,以文章的形式通過團結社的公眾號向本土用戶推送。

  直白點說,就是以微信為載體將拼多多本土化。

  按既定的計劃,美團團結社將于這個月底以邀請制的形式對外開放,如果進展順利,恰好趕上了這一波雙11,或許雙11又多了一名攪局者。

  為了避免擴張過于激進,美團選擇了在三線城市試點。第一批試點在西安,第二批在武漢,第三批會選擇成都。

  西安試點目前已萬事俱備,大部分商家入駐完成,將于近日開啟試點。武漢和成都試點也在緊密鑼鼓地進行,如不出意外,武漢的試點將于12月上線。

  武漢試點至關重要,在這個戰(zhàn)場,聚集了拼多多、餓了么、盒馬和滴滴這樣的社區(qū)團購對手,所以武漢試點必須在西安試點成功的基礎上進行。

  美團此次以社交電商的打法步入團購賽道,說是回歸初心也好,競爭使然也罷?傊@是一個嶄新的團購模式。

  此話怎講?

  看看美團此前的模式,商家入駐美團平臺,平臺發(fā)布消息吸引人流,客戶收獲低價福利,美團獲傭金,商家獲得流量。

  這種模式實際上是等客戶上門,也就是所謂的“人找貨”。但此時有些走不通了,必須主動出擊。

  美團團結社利用社交,讓客戶通過朋友圈,微信群等生活交際圈自主傳播,讓傳播發(fā)生“拼多多”式的反應,變被動為主動,實現(xiàn)“貨找人”的場景。

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社交電商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備13037369號-2 紅商網(wǎng)REDSH.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