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新零售陣線 >> 新零售頻道 >> 正文
市值被京東反超,拼多多Q2財報暴露了什么?

  拼多多自詡迪士尼+Costco,是小游戲提高黏性的踐行者,但這種方式是否適合所有的用戶,值得商榷,尤其是拼多多仍然希望吸引高凈值用戶。

  對這部分用戶,拼多多曾在去年618期間推出了簡單粗暴的“百億補貼”,一年多過去,轉化效率如何?

  結果是,的確“真香”過,但不一定長久。

  “百億補貼”橫空出世的那個季度,拼多多的年人均消費從1257元上漲到了1467元,凈增210元,同比則上漲了92.4%。

  此后,得益于拼多多的長期補貼戰(zhàn)略,年人均消費仍然保持在75%的同比增速上。但無非是撒錢,誰都能做,到2019年底,聚劃算同樣讓“百億補貼”常態(tài)化,用戶在拼多多上花錢的速度應聲下跌,增速變?yōu)?2.7%。

  這個季度,年人均消費金額,只比上個季度多了15塊錢,同比增長創(chuàng)下新低,只有27%。

  這意味著,一旦拼多多的百億補貼開始縮水或者其他平臺有更好的福利,拼多多很難留住這些用戶。

  而從拼多多的營銷費用占比來看,這個季度已經低至73%,想要證明自己的商業(yè)邏輯成立,未來百億補貼大概率會越補越少,到時候那些拉來的新用戶,那些在百億補貼之外跟拼多多格格不入的用戶,如何真正的留在這里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

  “低價心智”的枷鎖

  百億補貼無法持續(xù),就留不住用戶,持續(xù)下去則尷尬了與品牌之間的關系。

  與特斯拉的口水大戰(zhàn),是品牌情緒的一次高調爆發(fā)。而在此之前,站出來發(fā)聲明的大牌就包括海藍之謎、戴森、三只松鼠、Switch,靠著這些品牌的名氣,拼多多吸引了一批一二線用戶,卻損害了品牌的調性和利益。

  從消費者端的收獲來看,拼多多碰瓷特斯拉們,是一次極為精明的操作。10萬元的費用就取得了數百倍的輿論效果。

  但一個隱患在于,在拼多多最缺失的潛在頭部品牌合作者面前,反而強化了其碰瓷、低價的形象。

  “低價”是拼多多向市場輸出最成功的一個心智,但伴隨低價消費的也只有那些不涉及到消費體驗的日常用品,紙巾、手機殼、垃圾袋、拖鞋,這些東西價格低,利潤也低,但卻是拼多多崛起的基本盤。

  如果這一點被挑戰(zhàn)了呢?

  今年3月,阿里推出淘寶特價版,最新的財報數據則顯示,這款被稱為淘寶丑弟弟的APP在不到100天的時間里就實現了4000萬的移動月活,對比之下,拼多多用了21個月的時間才達到這個程度。

  雖然二者整體月活還不在一個競爭水位,但同樣證明了追求低價、性價比的用戶本沒有忠誠度可言。

  對拼多多來說,更具有挑戰(zhàn)的是,淘寶特價版在供應鏈控制和與工廠的介入上或許更深。

  一名在拼多多、淘寶特價版都開店了的商家告訴「電商在線」,拼多多上的銷售與價格運營仍然是強綁定的,產品的質量本身則處于次要地位,競價之外,工廠店鋪很少與平臺有溝通。在淘寶特價版,工廠的實力與產品的質量是被更嚴格要求的,運營相對更加簡單。

  總結來說,在同樣強調低價的兩個平臺上,一個是靠流量賣爆,一個則是靠工廠本身的能力以及消費者的連接降低成本。短期來看,二者的邏輯難以分出優(yōu)劣,但長期以往,更好的產品總是能獲得更多青睞,這多少會把拼多多戰(zhàn)略重心在白牌和品牌之間的戰(zhàn)場來回拖拽。

  而拼多多即便能守住追求低價、性價比的龐大的下沉用戶,“低價”的枷鎖下,需要解決的問題又回到了提高GMV,提高人均消費金額上,百億補貼難以長期為繼的話,這個問題則成了一個死循環(huán)。

  除此之外,拼多多的軟肋還包括從日用百貨、農產品之外拓展新的品類。淘寶天貓的服飾美妝、京東的數碼家電都是立身之本和優(yōu)勢品類,拼多多賣的東西目前還處在一個很容易被取代的階段。

  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很繁重,物流、支付,對供應鏈的掌控,都是拼多多的軟肋。將近7億消費者的拼多多,要長得更結實依然任重道遠。

  來源:電商在線 祝穎麗

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拼多多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備13037369號-2 紅商網REDSH.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