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wǎng)·新零售陣線 >> 新零售頻道 >> 正文
疫后消費者調查:收入少消費意愿降低 直播帶貨存天花板

  進入“后疫情時代”,零售企業(yè)需要把握兩方面的消費動向,一是消費信心的恢復狀況,二是消費者購物行為的變化。

  《第三只眼看零售》針對這兩方面問題,對全國范圍內的1000名消費者展開了調研。調研結果發(fā)現(xiàn),消費者的消費信心短時間內難以恢復,超過一半的消費者預計在7月才可以完全正常的外出消費。同時,所謂的“報復性/補償性消費”并不會出現(xiàn)。比起花費,消費者更傾向儲蓄以應對未來可能的危機。

  在到家業(yè)務方面,不少業(yè)內人士認為疫情是一場到家服務的消費者培育,但實際情況如何呢?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28%的受訪者表示“此前沒有用過到家服務,疫情期間使用之后發(fā)現(xiàn)很好用,打算以后繼續(xù)使用”。這說明,新增的到家需求留存率為28%。

  不過數(shù)據(jù)顯示,而在這些新用戶中,20歲以下的青年人和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的留存率也并不理想。

  針對最近流行的直播帶貨模式我們也進行了調研。調研結果顯示,其實直播帶貨的容量極其有限——超過三成消費者不看賣貨直播,雖然有近五成的消費者表示會看直播,但購買頻次低,次均消費不超過100元。

  樣本區(qū)域、年齡

  收入多層次覆蓋

  此次調查共收集1000份有效問卷,主要通過線上完成采集。在1000份樣本中,女性消費者占比57.4%,男性消費者占比42.6%。

  在年齡方面,我們收集了五個年齡段的樣本。其中,二十一歲到四十歲的樣本數(shù)量最多,共占比77.5%。其次,四十一歲到五十歲的樣本占比14.9%。五十歲以上與二十歲以下的樣本數(shù)量較少。

  在區(qū)域分布方面,我們采集了四個層次的樣本。其中,北上廣深與省會城市的樣本數(shù)量最多,共占到67.5%。其次是三四線城市,占比18.5%?h鎮(zhèn)鄉(xiāng)區(qū)域的樣本占14%。

  在收入方面,樣本數(shù)據(jù)可以分為三個層級。三千以下的樣本占比為18.78%,三千到五千的樣本占比為29.87%,五千到一萬的樣本占比為23.98%,一萬以上的樣本占比為27.37%。

  消費馬車短期內跑不快

  超六成受訪者表示減少支出

  據(jù)國際評級機構穆迪預測,2020年中國實際GDP增速為3.3%,相較2019年6.1%的GDP增速明顯下降。這種預測是基于對國內消費形勢的判斷,而目前國內正處于消費弱復蘇的狀態(tài)。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9.3%的消費者不會報復性消費,反而會增加儲蓄——有72.4%的消費者表示會增加儲蓄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選擇省錢而非花錢的背后原因是——消費者這段時間的收入減少了。在總樣本中,超過3成的消費者表示在疫情期間收入減少了。其中位于縣、鎮(zhèn)、鄉(xiāng)的消費者選擇收入減少的比例最大,有43%。我們分析認為,這是由于在疫情封村封路期間,很多外出打工的人沒有辦法正常打工導致收入下降。

  而消費者在對自己2020年全年收入的預估方面,15%的消費者預計會大幅減少、32.9%的消費者預計會小幅減少、27.5%的消費者預計不變、20.5%的消費者預計小幅增加、只有4.1%的消費者預計自己的輸入會大幅增加?傮w來看,近一半的消費者全年收入預計會減少。

  收入減少導致消費者會縮減支出。在接受調查的消費者中,25%的消費者表示疫情后消費支出會整體減少、39%的消費者表示會減少除生活必需品以外的支出。整體來看,超過六成的消費者目前所持的消費態(tài)度是——能省就省。

  位于北上廣深的消費者選擇“減少除生活必需品以外支出”的比例更大,分別占其區(qū)域總樣本的46%。我們分析認為,北上廣深的消費者經(jīng)濟壓力更大,他們在消費計劃上會更謹慎。這與前些年熱議的一線城市消費降級有類似的原因。

  除了在消費上更謹慎外,大多北上廣深人群對未來國內經(jīng)濟形勢的判斷也較悲觀。在全國總樣本中,37.3%的消費者對下半年國內經(jīng)濟形勢持樂觀判斷、30.2%的消費者對下半年國內經(jīng)濟形勢持悲觀判斷、還有33.5%的消費者無法判斷。而在這30.2%持悲觀判斷的消費者中,47%為北上廣深消費者。

  總的來說,疫情期間近三分之一的消費者收入減少。而這在疫情過后,帶給消費者的“后遺癥”是——會持續(xù)一段時間的緊縮消費。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統(tǒng)計,2月國內CPI指數(shù)(消費者物價指數(shù))同比上漲5.2%。同時根據(jù)財新對經(jīng)濟學家以及各境內外機構的調查說明,3月CPI指數(shù)有可能會高位回落。這意味著,疫情期間減少收入的消費者在三月將可能恢復正常收入。1-2月居民普遍較高的恩格爾系數(shù)也將有可能降低。

  但收入恢復后,消費者普遍還是會減少一段時間的消費支出。此次調查結果還顯示,44.6%的消費者預計在7月才能完全恢復外出消費。而在未來的這三個月內,消費者還是普遍以生鮮食品消費為主。

  “價格敏感型”轉“安全敏感型”

  旅游成為疫后消費TOP 1

  疫情發(fā)生后消費者在購物時會最注重什么?答案是——商品品質與衛(wèi)生。雖然疫情期間近一半消費者收入減少,理應在購物時對價格更敏感。但是,調查結果顯示,價格只有23%的消費者將其視為購物時的決定因素。37.6%的消費者與34%的消費者更注重品質與衛(wèi)生。

  而將消費者收入與消費者購物時的決定因素放在一起做相關分析時發(fā)現(xiàn),三千以下與三千到五千收入的消費者群體最關注的因素是商品衛(wèi)生。但在疫情發(fā)生之前,這部分較低收入群體往往是最關注商品價格的群體——也即價格敏感型消費者。

  至于疫情過后消費者最想在哪方面進行補償性消費?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旅游和美食是消費者疫后較為青睞的消費領域。其中,34.5%的消費者想花費在美食上,39.7%的消費者想花費在旅游上。

  這一消費傾向在區(qū)域分布上呈現(xiàn)的特點是——北上廣深與省會城市的消費者比三四線與縣鎮(zhèn)鄉(xiāng)的消費者更想在疫后旅游。性別分布上呈現(xiàn)的特點是男性比女性更想在疫后旅游。結合上述提到的——多數(shù)消費者預計在7月可以完全恢復外出消費,我們或許可以對旅游業(yè)的復蘇做出判斷:旅游業(yè)可在7-8月迎來恢復。

  和旅游業(yè)一樣,餐飲美食也為消費者目前最想消費但又不敢消費的領域。調研結果顯示,截至目前,大部分消費基本上還未外出就餐過。而此情況或許也可以在7-8月迎來好轉。

  與此同時,83%的受訪者表示疫后會增加在家就餐的頻次。這對超市經(jīng)營者來說是一個好消息,超市可以在加工商品、半成品、熟食以及快手菜方面有更多作為。

  此外,疫情期間消費者對生鮮預包裝的接受程度也有變化?傮w來看,無論是哪個區(qū)域、哪個年齡段,都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消費者對生鮮預包裝的態(tài)度轉向比以前更接受了。

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直播帶貨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話】儒學之流變❤❤❤
易經(jīng) | 艮卦究竟在講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謬
大風水,小風水,風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師太重要了❤❤❤
如何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易學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著成功的人,學習成功之道。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jīng),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備13037369號-2 紅商網(wǎng)REDSH.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