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美團無邊界的是與非
“能將其推向云端的,也會將其拉入深谷”,事物的發(fā)展都具有兩面性。美團前期圍繞生活服務類O2O的業(yè)務延伸,使其在短短幾年內成為了坐擁4.2億用戶,590萬商家入駐的本地生活服務第一平臺。
不過,后面的跨界,卻成為了美團“壞消息”不斷的根源。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網約車與共享單車。
2017年,美團倉促布局網約車業(yè)務,分別在南京、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溫州和廈門7座城市擴散。同時為了吸引司機加盟,美團更是將滴滴20%的抽成直接降到了8%,與滴滴打起了價格戰(zhàn)。作為回應,滴滴也開始進入外賣業(yè)務。兩年后,美團就暫停了共享汽車業(yè)務的試點。今年4月份美團正式將美團打車改為美團APP中的聚合打車模式。這充分說明了,美團的網約車業(yè)務走得并不順利,并未能實現當初抗衡滴滴的夙愿,現在淪為公司一塊丟之可惜、食之無味的雞肋業(yè)務。
2018年美團斥資近40美金收購的摩拜更是成了拖累公司業(yè)績的“無底洞”。美團2018年年報中顯示,在美團虧損的85.2億中,其中摩拜就貢獻了45.5億元。
2019年中報顯示,對于共享單車業(yè)務由于公司采取的價格優(yōu)化以及折舊大幅下降該業(yè)務的虧損在有效收窄。不過,這個燙手山芋何時能盈利,又是一道無解之題,因為當前整個共享單車領域還沒有一家公司實現盈利。
除了出行領域的布局不順,美團零售方面的布局也處處碰壁。今年4月份,美團旗下的生鮮超市“小象生鮮”突然宣布江蘇常州的全部三家店。有媒體發(fā)現,短短半年時間,美團就將這個新業(yè)務近一半的店面關閉。
小象生鮮當初推出時,許多分析人士表示看好,他們歸結于美團多年經營O2O的優(yōu)勢——到店的基礎設施、配送、平臺流量等。不過,生鮮超市除了,O2O的基礎設施,對供應鏈的要求就更高了,美團并不具備生鮮供應鏈方面的優(yōu)勢。反倒因為為小象生鮮的分流,引起了美團平臺上同類商家的不滿。你可要知道,除了美團還有餓了么,平臺服務不好,商家也會用腳投票的。
另外,美團貌似跟風進入的共享充電寶業(yè)務,幾近擱淺后最近又開始重啟,……
我們暫且不談,美團無邊界策略的好壞。在戰(zhàn)略選擇上,筆者認為,美團要始終圍繞自己的核心服務對象——商家與用戶去做業(yè)務上的延伸。公司在嘗試每一項新業(yè)務時,都要問自己:“這能給商家?guī)韮r值嗎?能給用戶帶來便利嗎?”
如果站在這個角度考慮問題,美團布局出行領域,一方面方便了用戶出行,一方面增加了相關出行企業(yè)的渠道分發(fā);美團充電寶的推出,也是為去自己平臺商家消費的用戶提供了充電的便利。美團買菜是屬于菜市場領域的O2O革新,能為商家與用戶帶了效率更高的服務。
所以此邏輯下,美團布局零售行業(yè)就與自己服務的商家形成了直接的競爭關系,主要體現在平臺流量的分流上。與主營電商的阿里、京東比較,美團的主營業(yè)務在線下,數百萬的商家構筑了美團的護城河,小象生鮮等零售業(yè)務的出現是在搶自己客戶的生意,這有些不合邏輯。
04 饅頭直聘有沒有未來?
據悉,饅頭直聘是美團為了助力中小商戶“用人、招人”的問題而開發(fā)的招聘平臺。筆者打開美團APP瀏覽饅頭直聘時發(fā)現,饅頭直聘上面發(fā)布的崗位涉及到餐飲、酒店、影視娛樂、零售百貨、家政服務、運動健身等等,崗位主體基本與目前美團所服務的商家相吻合。這就說明現階段,饅頭直聘并無意于進軍主流的招聘市場,比如前程無憂與智聯(lián)招聘重點服務的白領職場人群。
根據易觀智庫發(fā)布的二季度中國互聯(lián)網招聘市場格局顯示,58同城排名第一,前程無憂與智聯(lián)招聘分別位居二三。筆者通過進一步分析58同城的崗位分布發(fā)現:58同城的發(fā)布的招聘崗位大多數相對偏中低端,且與服務本地生活的商家密切關聯(lián)。這就意味著,饅頭直聘或許真正要搶的是58同城的招聘生意。

與58同城的招聘業(yè)務爭食,饅頭直聘有沒有機會?我們從利弊兩方面著手分析。利而言:筆者認為饅頭直聘的利好因素在于兩點,其一、其依托美團平臺,非常靠近崗位發(fā)布者——入駐美團平臺的商家;其二、美團APP本身攜帶的巨大流量進行對其扶持。
弊來說:饅頭直聘直面的對手是58同城,而58同城又是深耕互聯(lián)網招聘業(yè)務數十年的老兵。況且,58同城的招聘業(yè)務頭部領先的優(yōu)勢,數十年建立起了廣泛的消費者認知,這種優(yōu)勢不是短期內能超越的。
其二,饅頭直聘雖然置于美團APP中,但美團APP自身“美食、外賣、酒旅、票務”的標簽比較強烈,其他的需求則相對偏弱,要實現用戶在美團APP中找工作的習慣,需要時間來培養(yǎng),能不能培養(yǎng)起來還另說。
綜上,美團的饅頭直聘或許能通過開發(fā)新場景、滿足新需求的方式增加美團APP的用戶粘性,同時也助力解決平臺上商戶招工用人的需求。不過想讓饅頭直聘成為美團平臺引流的主要模塊,短期內看不太現實。
其實,包括饅頭直聘在內的一系列跨界擴張,美團的目的是將美團APP打造成滿足用戶大多數需求的超級流量入口。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干。美團的這一做法也不是沒有前車之鑒,早前,阿里的支付寶就想借助平臺積累的海量用戶延伸社交模塊。結果我們都知道,2016年11月支付寶“圈子”陷入巨大爭議后,支付寶很快就下線了社交模塊,將平臺重新回歸到了金融與商業(yè)。
筆者比較擔心的是,美團饅頭直聘的結局會不會再次成為下一個美團打車——一塊丟之可惜,食之無味的雞肋業(yè)務。
來源:德林社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