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有,下沉市場也有知識付費的土壤。
根據(jù)該報告顯示,盡管社交花費的時間最多,但是移動視頻、新聞資訊、移動購物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多,增速分別為21.6%、8.5%和3.5%。

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下沉用戶,是為了打發(fā)無聊的時間和學習新技能。通俗點說,就是通過短視頻了解外部的世界,害怕與外界脫鉤。
出于這種焦慮,很多用戶愿意為“知識”買單。
還有,瀏覽器仍然是獲取信息資訊的最主要途徑。
根據(jù)該報告顯示,下沉市場用戶獲取資訊的主要途徑是瀏覽器和搜索下載,分別為3082萬和2996萬。

這也是為何,百度瀏覽器盡管飽受吐槽,但是仍愿意保留“百家號”的原因所在!
最后,銀聯(lián)云閃付的市場滲透,主要靠下沉市場。
可能很多人難以相信,在金融支付TOP10中,各大銀行APP加上云閃付的總用戶數(shù),與支付寶大體相當。

在下沉市場里,銀行憑借大量的網(wǎng)店,以及用戶對銀行高信賴度的心理,為網(wǎng)銀APP的推廣堅定了很好的群眾基礎。
反觀微信支付,反而并不普遍!
下沉市場的生意,看京東如何攫取用戶
盡管馬云的淘寶和支付寶都印證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得屌絲者得天下”。但是,下沉市場的生意真正被重視起來,也就是最近的事情。
以京東拼購為例。
在5月24日的“京東拼購日”上,短短24小時就賣出了2620萬件商品,上線15分鐘訂單就超過了100萬件,全日下單量同比增長45倍。
究其原因,其實就是針對下沉用戶的特征,進行“精準打擊”!
比如,京東發(fā)布“廠直有品”計劃,立足于超過10萬家的國際高品質(zhì)制造型企業(yè),通過定制化的營銷、技術、物流和金融,搭建起直通下沉市場的“高速公路”,讓下沉市場的用戶享受“優(yōu)質(zhì)價廉”的商品;
比如,60余種的社交玩法,將“拼購”的趣味玩法下沉到底。由“拼購+社交魔法+拼購圈”組成的“一機兩翼”社交營銷體系,讓打發(fā)空閑時光的下沉用戶,樂此不疲。
根據(jù)京東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拼購日當天,社交魔法聚集了一線大牌,超過萬家企業(yè)累計派發(fā)了上億份福利獎品,裂變流量占比超過83%。
算是一次極佳的“玩+購”示范!
最后,我想說的是,無論是京東拼購也好拼多多也罷,亦或者抖音和百度,本質(zhì)上說,都是迎合了下沉用戶的特征,通過投其所好讓其獲得滿足感,進而實現(xiàn)對流量的收割。
最害怕的,就是品牌商們執(zhí)著于非下沉用戶的特點,而錯失了下沉用戶這一波機會。
來源: 微信公眾號:首席營銷官 李東陽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下沉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