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生活服務的戲份越來越多
其實早在2014年,阿里就已意識到雙12線上銷量增長乏力,開始轉變方向從線下尋找新的突破口,重整口碑讓其一進步承擔更多的角色。于是,口碑由最初用來推進支付寶的線下支付,到獨立于支付寶,被納入阿里新零售戰(zhàn)略之中,再到去年的新零售元年,正式為雙12賦予“生活服務狂歡節(jié)”的意義。
而在今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正式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由餓了么和口碑合并組成,致力于成為國內領先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其目標也很明確——重新定義城市生活。
對于此次合并,阿里方面表示,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的成立是阿里巴巴集團完成對大消費領域布局的重要里程碑,而這也標志著在新零售之后,本地生活服務已成為阿里生態(tài)戰(zhàn)略的重中之重。
另外根據日前公布的消息,剛剛入選了美國計算機協會2018年Fellow名單的華裔科學家何田教授,將領銜成立阿里本地生活研究院。
據其介紹,研究院的方向主要聚焦在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三個領域,計劃用1到2年時間,洞察線下,助力線上:提供覆蓋商戶,物流,客戶,運營,營銷,供應鏈,中央廚房,未來餐廳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技術沉淀,模式創(chuàng)新;而在3到5年的時間里,進一步的研究還將包括移動物聯網,室內定位、邊緣計算、語音圖像、無源感知,新互聯技術等核心科技,賦能即時配送和餐飲新零售行業(yè)。
“供應鏈”、“未來餐廳”、“即時配送”、“餐飲新零售”,這些關鍵詞都與口碑和餓了么相匹配,由此可見,口碑與餓了么新組成的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將獲得極大地技術支持。
當然,口碑與餓了么也并沒有讓阿里失望。
據了解,參與此次口碑餓了么雙12吃喝玩樂節(jié)的線下商家超過200萬,涵蓋餐飲、便利店、生鮮、美容美發(fā)、購物中心、醫(yī)藥等日常生活全場景。本地生活領域以每個人為中心,在3公里半徑內,既能用口碑APP到店享受個性化服務,也可以用餓了么在家享受餐點、藥品、日用品等一系列的上門服務。
根據口碑APP的數據顯示,手機點單在雙12期間的普及趨勢明顯,12月1日到10日期間,全國消費者通過口碑APP手機點單的筆數,相較11月份同時段增長了60%,今日凌晨點單的筆數更比日常同時段增長了2倍。
除此之外,在0點過后的30分鐘內,周黑鴨的10萬盒鴨翅和鴨脖,百果園的2.5噸車厘子,必勝客的6萬份牛排和披薩,肯德基的2萬個漢堡已經被消費者在口碑APP內一掃而空。
培養(yǎng)用戶在本地生活領域新的消費習慣,阿里已經開始收獲成效,而雙12也變成了阿里在這一領域的“練兵場”,正在改變極易被人們遺忘的印象,正在一步步擺脫雙11。
作者: quinn 來源: 新芽NewSeed 共2頁 上一頁 [1] [2] 雙12個性消費大爆發(fā) 多元化用戶成關鍵引擎 “雙12”影響線下的第五年 新零售改變本地生活市場 雙12襲來,六桂福珠寶傾情放價予你別樣幸福 價值被稀釋的“雙12”,社交電商入場探路 餐飲業(yè)需要雙12 今年仍然走補貼戰(zhàn)略 搜索更多: 雙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