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年前開始,商場就不是餐企的福地了。如今,80%的商場餐企都在賠錢,你還想扎進商場嗎?
盈利能力下降
“如今,商場的餐館,幾乎都是熟臉,有點不一樣的,要么活不久,要么鮮有人光顧……”一賣場的工作人員對新金融觀察記者說。
她所在的商場,在天津?qū)儆谥械人,但因為周邊CBD林立,在早年餐飲還不是商場主力軍的時候,就規(guī)劃有餐飲區(qū),可如今,大型商業(yè)綜合體越來越多,直接導致了餐企營業(yè)額的下降。
意外的是,商場入口處,一間200平方米的店面剛空出來沒多久,新的商家便會進駐。“夸張的是,每到飯點,有些店面的促銷員比進店吃飯的顧客還多。”前述工作人員稱。
糟糕的是,一些沒什么名氣的餐飲小店,根本無法在短時間里贏得更多人的認可,賠錢成為必然,它們少則堅持三個月,多則堅持半年。比之更糟糕的是,那些看似生意好、每個月都賺錢的店面,實際上也在虧損。
“有些老板根本不會算賬。”一資深餐飲行業(yè)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對新金融觀察記者表示。他舉例說,如果投資100萬元開一家餐館,每個月賺2萬元,明顯是賠錢,但有些老板卻認為自己賺了。
其中的道理是,一個月賺2萬元,兩年也才50萬元,這么低的回報率,還不如買理財產(chǎn)品,賺不了多少錢但起碼本錢還在。
如果你認為,賠錢的都是餐飲小白,那么,你錯了。“有人說,賺錢的能達到三分之一,實際上,連20%都不到,說得直白些,連麥肯(麥當勞、肯德基)都扛不住。”一知情人士對記者說。
商場要求提高
“商場的租金逐年在漲,但菜品價格卻不能漲,壓力集中在餐企,再好的盈利能力也會受到束縛。”知情人士表示。
那些逐年漲租的,自然是人流充沛、業(yè)態(tài)不錯的商場。這樣的場所,對餐飲品牌要求頗高,如果餐飲小白或是新生品牌費盡心力進駐了,高企的房租和可以預見的運營成本,對其盈利能力都是考驗。
“我們從來不選商場,就怕不行。”一天津連鎖餐企的相關(guān)負責人表示。
房租貴、營業(yè)時間短,是其給出的理由。他所在的企業(yè),十幾家店面都臨街,“如果商場一平方米10元一天,臨街的店面也就3—4元,不是貴一點的問題。”
重點是,“餐企所有的利潤都來源于客人。”該負責人直言。換言之,如果餐企的運營成本居高不下,受傷的,除了食客就是老板。
商場的高要求還體現(xiàn)在對餐飲品牌的控制上,早年,為了招商抑或是提升商場形象,會對一些大品牌實施“優(yōu)惠”,但這一行情也今非昔比了。 共2頁 [1] [2] 下一頁 關(guān)店率高達80%的商場餐飲,究竟有哪些潛規(guī)則? 新業(yè)態(tài)引八方游客 國慶青島商場餐飲異;鸨 蘭州各商場餐飲線上線下銷售 開走大眾親民路線 “Pokémon GO”救市 香港商場餐飲店生意升8% 成都商場餐飲現(xiàn)狀:餐飲企業(yè)虧損占51.67% 搜索更多: 商場餐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