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利生存下 直營模式效率明顯
便利店市場規(guī)模的快速擴張并不一定與盈利掛鉤。據持有北京“7-11”25%股權的王府井百貨財報稱,自2008年首次盈利以來,北京“7-11”營收逐年翻番,但凈利潤卻連年徘徊在百萬元左右水平。
便利店通常平均價格比超市高出15%、毛利率多在20%到30%,但凈利率很難超過5%。這主要是因為便利店的人力成本和房租成本較高,呈現出一種微利生存的狀態(tài)。
專家表示,由于競爭日趨激烈,便利店的毛利逐年降低已是不爭的事實。競爭激烈固然使毛利下降,但人力支出和房租上漲導致整個成本結構改變,可能才是獲利減少的主因。
在微利生存模式下,加盟形式的便利店更是首當其沖。據了解,加盟普通的便利店雖然加盟費低,但吸客能力不強,加盟大品牌又存在加盟費高、上繳利潤高等問題。如某國際品牌便利店,月利潤在4萬元以下,公司提成56%;月利潤在4萬元至10萬元之間,公司提成升至66%;月利潤在10萬元至22萬元之間,公司提成86%。這意味著,加盟者業(yè)績越好,獲得的利潤分成反而越少,這讓本就利潤不高的加盟便利店雪上加霜。
此外,加盟后還可能面臨稅收增加的問題。據我國現行稅務規(guī)定,個體經營繳納的是定額稅,而加盟品牌便利店在銷售終端要繳納17%至18%的增值稅。
數據顯示,國內便利店每日平均客流量約為400人,坪效僅超過每平方米2萬元?梢,國內便利店無論是單店經營效率、集客能力還是創(chuàng)收水平都存在提升空間。專家認為,就目前而言,國內便利店以直營模式為主的經營效率或優(yōu)于以加盟為主的經營效率。
當便利店自身的品牌效應較強,市場認可度較高時,選擇加盟這樣的輕資產擴張模式,可以快速實現布局,達到品牌和加盟商共贏的效果。但是,在國內便利店尚未形成較強品牌效應和成熟的后臺信息系統(tǒng)之前,其管理輸出效果具有不可控因素,加盟效果較為有限,反而是直營模式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和產品、服務質量,培育顧客基礎,在進行促銷等品牌活動時,還可以統(tǒng)一調配資源,既保障活動效果,又不至于出現不可控損失。
從便利店長遠發(fā)展看,首先應提升服務質量,提升品牌價值,在強后臺、輕前臺的經營策略下,進一步培養(yǎng)自身的系統(tǒng)管理輸出能力,將加盟與直營相結合,真正就近匹配消費者的需求,才能實現健康發(fā)展。
。▉碓矗簠⒖枷 記者:毛振華) 共3頁 上一頁 [1] [2] [3] 巨頭先后入局 無人便利店到底是炒作還是風口? 無人便利店本質是升級版自動售貨機 低成本是偽命題 無人便利店熱起來的概率極高 賺錢的可能性不大 京東推出便利店管理系統(tǒng) 專為便利店店主開發(fā) 7-Eleven便利店為啥火?因為它一直在做四件事! 搜索更多: 便利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