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yè)趨勢頻道  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 >> 商業(yè)趨勢 >> 行業(yè)態(tài)勢 >> 正文
消失或變身:那些被“外嫁”的日化品牌
http://www.74sbvg36.cn 2013-08-20 紅商網 發(fā)布稿件

  國貨疑云

  在社交網絡上,美即被收購的消息還引發(fā)了另一種驚訝:原來美即是國貨?與之對應的是:原來中華牙膏不是國貨?由此順延下來的另一個疑問或許會是:原來黑人牙膏才是國貨……

  類似的“意外”還包括中國家庭熟知的“孩兒面”兒童護膚品。很多人沒有想到其實它早已是外資產品。1994年,德國漢高公司收購擁有孩兒面品牌的上?擅晒荆鴿h高與可蒙之間的合作也是中國日化行業(yè)第一起外資并購案。

  時至今日,在中國日化市場,國貨的身份正變得越來越不清晰。在超市的貨架上,琳瑯滿目與“疑云密布”并存,因為如果不仔細觀察包裝上的企業(yè)名稱,或許就會錯以為美即面膜是韓國制造而中華牙膏才是國貨。

  “國貨疑云”的制造者是強勢進入中國的外資日化品牌。以牙膏為例,如今,外資牙膏占七成市場,本土品牌幾近消亡。

  1992年,高露潔進入中國,隨后兩年中,聯(lián)合利華先后通過收購上海牙膏廠,獲得了“中華牙膏”品牌經營權。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有百余家牙膏企業(yè),寶潔公司的佳潔士、高露潔公司的高露潔、聯(lián)合利華公司的中華牙膏組成的“外資軍團”團目前占據70%以上的市場份額。云南白藥、冷酸靈、黑妹、藍天六必治、田七等本土品牌只占了剩下的30%市場份額。

  不只是牙膏,舉目所見,中國本土日化品牌大多脫離中國身份、外嫁跨國公司,民族國貨搖身變?yōu)橥赓Y產品。

  2007年10月,德國拜爾斯道夫公司收購絲寶日化塵埃落定,由此奠定中國洗發(fā)水市場的“兩寶一華”格局,70%的市場被寶潔、絲寶和聯(lián)合利華占據。

  2008年7月,美國強生宣布完成對大寶的收購,強生至此順利完成在中國市場的品牌延伸和渠道擴張。

  業(yè)界人士稱,除上海家化旗下的品牌外,民族日化品牌幾乎“全軍覆沒”。許多昔日國貨都成了不折不扣的洋品牌。

  本土品牌變身的過程中,正是外資品牌逐漸強大之時。

  歐萊雅的“中國之行”是跨國公司占領日化市場的縮影。1997年之前,中國公眾對歐萊雅并無印象。歐萊雅進入中國時最早只是在北京有一個蘭蔻的柜臺。如今的歐萊雅已成為中國市場上最知名的跨國企業(yè)之一,目前在中國共有16個品牌,覆蓋了大型百貨商店、超市、藥房等各種銷售渠道。

  資料顯示,在中國化妝品市場,外資企業(yè)所占的市場份額已接近90%。調查表明,目前外資日化巨頭幾近壟斷國內市場,從國內日化企業(yè)市場份額來看,聯(lián)合利華、寶潔、強生三家外資品牌在國內一二線城市市場占有絕對優(yōu)勢。援引該項調查,本土品牌在市場中往往只能采取低價策略占領中低端市場。目前,除少數本土品牌在洗手液市場和肥皂及洗滌劑領域較為領先,其它品類如洗發(fā)水、護發(fā)素、沐浴乳等領域短期內仍無法與外資品牌匹敵。

  2013年,作為中國最大面膜品牌的美即被歐萊雅收購,意味著本土日化品牌尚存優(yōu)勢的領域又將缺失一角。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這樣的劇情已經屢次上演。
 。▉碓矗褐袊髽I(yè)家)

2頁 上一頁  [1] [2] 

云南白藥轉型日化保健 東阿阿膠提價上海受阻

日化產品陷阱多大牌頻進黑榜 進口化妝品存隱患

聯(lián)合利華寶潔等外資日化在中國顯疲態(tài)

覬覦日化市場 LVMH旗下基金入股丸美

日化終端價格管理體系:內資嚴控外資寬松

搜索更多: 日化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