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 >> 好公司頻道 >> 正文
失去性價比標簽的呷哺呷哺,要如何走向輝煌

  時任行政總裁的趙怡也“投桃報李”,2020年曾對媒體表示:“賀董事長是一個有夢想的人,用年輕人的話來說就是有情懷,我希望可以幫助他把呷哺做成第二個麥當勞或者肯德基。”

  不過,趙怡卻很早開始減持呷哺呷哺股份。權益披露信息顯示,2020年10月份,趙怡減持呷哺呷哺91.28萬股,套現1256.93萬港元;2021年1月和4月,兩度兩次減持,套現合計約3000萬港元。

  到了今年4月16日,呷哺的一則公告突然打破了平靜。

  先是湊湊CEO張振緯因個人原因離職,同時卸任公司所有職務,湊湊各部門、各區(qū)域負責人暫時向集團董事長賀光啟匯報。緊隨其后,按趙怡的說法,4月20日她被安排休假。

  5月21日,呷哺呷哺公告,“炒掉”行政總裁趙怡。呷哺指出,由于集團若干子品牌的表現未能達致董事會預期,故解任趙怡作為集團行政總裁的職務,自2021年5月20日起生效。“董事會認為解任趙女士之行政總裁職務將不會對本集團的業(yè)務營運造成重大不利影響,集團董事會主席賀光啟獲委任為行政總裁。”

  富有戲劇性的是,趙怡不得不在高鐵廁所參加這場針對自己的解職會議,頗具“重口味”。

  有消息稱,6月初,賀光啟發(fā)出“致全體伙伴們的一封信”,解釋2021年上半年呷哺集團內部經歷重大人事變動,屬于“對于不適合的人進行適當的流動”。賀光啟提到,將進行集團資源的全面整合、建立員工薪酬激勵機制等。

  6月14日晚間,呷哺呷哺公告于6月11日董事會決定召開股東特別大會,以罷免趙怡的執(zhí)行董事職務(“建議罷免”),自批準建議罷免的普通決議案獲通過當日起生效。其解釋罷免原因為,趙女士的管理方式及理念與董事會其他成員存在重大差異,且允許趙女士繼續(xù)參與本公司的管理將不符合本公司及股東的整體最佳利益。

  自此,呷哺兩位高管離職。另據呷哺內部人士透露,無論是湊湊還是呷哺呷哺不是一個人離職,而是一批人,包括各種區(qū)域總經理等等。

  在外界看來,如此突然和“不近人情”的解職高管,顯示出公司內部矛盾或許已經激化。

  香頌資本執(zhí)行董事沈萌認為,任何市場中,即使真的存在矛盾也會在公告中表現出彼此的尊重,而像呷哺呷哺這樣公開雙方分歧的方式屬于極端化處置,說明雙方的關系已到冰點,甚至還可能存在激烈交鋒。結合呷哺呷哺的業(yè)績表現和之前高管離職,都說明其內部問題嚴重。

  都是漲價惹的禍?

  成立于1998年的“一人小火鍋”呷哺,性價比曾是其特色。

  具體而言,呷哺呷哺創(chuàng)造性地將吧臺式快餐+火鍋這樣的業(yè)態(tài)結合在一起,憑借著便捷、衛(wèi)生和人均四五十親民的價格,廣受消費者歡迎,迅速在北方打開市場。巔峰時,呷哺呷哺熱門門店翻臺率甚至能到7次/天。

  不過這種低價走量模式競爭壁壘并不高,并且在呷哺上市之后,低客單價也不利于公司業(yè)績的提升。

  于是2016年,董事長賀光啟提出了“呷哺呷哺品牌升級計劃”,從“快餐”向“輕正餐”轉型。轉型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對呷哺呷哺的門店進行擴張,升級店面2.0;創(chuàng)立中高端火鍋品牌湊湊;延伸產業(yè)鏈,進軍調料市場。

  伴隨著門店裝修升級、菜品變得更加精致,呷哺呷哺的客單價也隨之水漲船高,由之前的人均50元左右上漲到現在的人均70至90元,某些一線城市甚至超了百元。

  2020年年報顯示,呷哺呷哺的客單價為62.3元,而2017年只有48.4元。對于丟掉性價比標簽的呷哺呷哺,消費者并不買賬,有網友稱,“價格越來越貴,以前人均四五十,現在七八十,品質卻越來越差”,還有網友稱“有這錢我不如再添點去吃海底撈,至少服務好。”

  反映在翻臺率上,呷哺的平均翻臺率從2015年的3.4倍,一路下降到2020年的2.3倍。反觀海底撈,2020年疫情嚴重時,翻臺率依然能維持在3.5倍左右。

  與此同時,依靠“火鍋+奶茶”模式孵化的湊湊,短短4年間在全國總共開了140家店。財報顯示,湊湊在集團中的營收占比至2020年時已上升到30.96%。然而,目前一手創(chuàng)辦者張振緯已經離開,湊湊的前景變得模糊。高盛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張振緯執(zhí)行力強勁,投資者需要注意湊湊CEO離職的相關風險。

  而海底撈也適時推出了自助式奶茶,還能免費自由添加奧利奧等小料,與湊湊展開正面競爭。

  除此之外,呷哺呷哺凈利潤連續(xù)下滑之后,公司已在虧損的邊緣徘徊。根據年報,2020年,呷哺呷哺實現收入54.55億元,同比減少9.5%;凈利潤1.31億元,同比下滑67.1%;歸屬股東凈利潤183.7萬元,同比大幅下降99.36%。

  有行業(yè)人猜測,由于發(fā)展不順,呷哺需要有人“背鍋”,作為總裁,趙怡就成了“背鍋人”。

  5月26日,國元國際對呷哺呷哺下調評級至“持有”, 下調目標價至11港元。該機構在相關報告中稱,2021年預期湊湊新開門店70家,截至目前僅開出4家門店。呷哺呷哺品牌的擴張速度預計也將會放緩。此外,短期內呷哺呷哺出現重大人事變動,經營前景較不明朗。

  對于呷哺呷哺未來的發(fā)展前景,朱丹蓬認為,呷哺呷哺的定位不明確,沒有差異化和核心競爭力,講服務,呷哺呷哺比不上海底撈,講網紅流行元素,呷哺呷哺比不上網紅火鍋品牌,未來前景并不明朗。

  來源:雷達財經 李亦輝

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呷哺呷哺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話】儒學之流變❤❤❤
易經 | 艮卦究竟在講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謬
大風水,小風水,風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師太重要了❤❤❤
如何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易學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著成功的人,學習成功之道。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