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公司盼達用車也忍住不對力帆股份動手了。
因采購的力帆新能源汽車存在嚴重質(zhì)量問題,盼達用車要求力帆賠償各項損失共計近8億元。
這,無疑是在力帆股份本已深深的傷口上再撒了一把鹽。
質(zhì)量問題,索賠8億
“力帆的新能源汽車,在運營過程中,出現(xiàn)電池嚴重衰減、設計缺陷等嚴重質(zhì)量問題,致使大部分車輛出現(xiàn)故障需長期維修、甚至無法營運等問題,給公司造成嚴重損失。”盼達用車在對力帆股份子公司力帆乘用車的索賠陳述中措辭嚴厲、毫不留情。
盼達用車是尹明善家族投資控制的一家汽車分時租賃公司,與力帆股份(601777.SH)是兄弟公司。2017年,力帆股份出資1575萬元,獲得盼達用車15%股份。
啟信寶顯示,盼達用車2015年5月成立,尹明善家族絕對控股,盼達用車CEO高鈺直接持有10%股份。
最近幾年,稍有實力的車企紛紛入局出行市場,一方面可通過關聯(lián)交易,消化汽車庫存、增加銷量、拿到國補、地補,另一方面,可以在出行的風口占一個坑。吉利旗下曹操專車、東風的東風出行、一汽、長安等車企聯(lián)合打造的T3出行等,莫不如此。
雖然各個出行平臺遠沒有到盈利的時候,但各方也能各取所需、和諧相處。
盼達和力帆何以走上了對簿公堂的地步?
最近,盼達用車向重慶仲裁委申請仲裁,要求力帆乘用車賠償巨額損失。
公告顯示,盼達用車成立之后,即與力帆乘用車簽署新能源汽車采購協(xié)議,2015年-2018年,雙方及指定公司簽訂22份購銷合同,累計采購車輛近萬臺。
鑒于采購的力帆新能源汽車存在的各種質(zhì)量問題,2018年9月,雙方簽署補充協(xié)議,約定因汽車質(zhì)量問題造成停運,力帆乘用車應向盼達用車賠償營收損失、交強險損失;因為質(zhì)量問題未達到運營年限而提前下線,應賠償資產(chǎn)資產(chǎn)損失;因問題車輛而產(chǎn)生的停車費、救援費,也應由力帆乘用車承擔。
公告顯示,2018年-2019年,經(jīng)雙方來往函件確認,因力帆新能源汽車質(zhì)量問題,力帆乘用車應賠償盼達用車資產(chǎn)損失6.14億元、營收損失1.61億元、交強險損失2218.61萬元、停車場租金損失198.91萬元,合計7.98億元。
期間,盼達用車多次向力帆乘用車催收,始終未獲賠償。
該案已于4月2日開庭,因交易較多,涉及年限較長,部分事實需進一步核實,仲裁庭將擇日再開庭。
過半新能源車內(nèi)部消化
盼達用車成立之后,與力帆乘用車的關聯(lián)采購,對力帆新能源汽車的銷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斑馬消費統(tǒng)計,2015年-2018年,力帆股份共銷售新能源汽車34002輛,其中高速電動車18190輛,也就是說,力帆股份生產(chǎn)的高速電動車超過一半都是賣給了盼達用車。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力帆股份 |